夫妻离婚但是生活在一起死亡赔偿金可以得到吗?

最新修订 | 2024-09-18
浏览10w+
冯晓辉律师
冯晓辉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0万+人
专家导读 夫妻离婚但是生活在一起死亡赔偿金一般是不能进行得到的;没有夫妻的关系是不能参与任何的分配,但对于双方的子女可以作为继承者来进行分配,而对于死者的父母同样也可以依法的分配。
{ArticleTitle}

一、夫妻离婚但是生活在一起死亡赔偿金可以得到吗?

如果已经离婚,在法律上就不是夫妻关系,就不能参与分配。死亡赔偿金应当由死者母亲和两个女儿分配,原则上母亲和精神病的女儿可以适当多分。

车祸死亡赔偿金主要包括丧葬费(通常一万多元,主要用于丧葬)、死亡赔偿金和被抚养亲属的抚恤金。被抚养亲属的抚恤金是赔偿给被抚养人的,比如未成年子女、年老且无经济来源的父母等。实际上需要分配的主要是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通常由继承人平均分配

二、死亡赔偿金的相关计算。

1、 死亡赔偿金与受诉法院的经济水平有关。

想当然的,如果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水平较好的话,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数就会比较高,从而死亡赔偿金的总数就会比较高。

2、 死亡赔偿金与死者户口有关。

同一地区,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不一致的,往往有时还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导致死亡赔偿金的数额相差几倍也有可能。因此,法律规定了农村户口按照城镇居民收入标准获得赔偿死亡赔偿金的条件,死者近亲属可根据条件积极争取。但因同一侵权行为导致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3、 死亡赔偿金与死者的生理年龄有关。

受害人年龄较大时,根据生命存在的特征,不适宜做较大的死亡赔偿金赔偿,因此,国家法律把死亡赔偿金的年限与人的年龄相联系,年龄越大,所获得的死亡赔偿金就会越少,既60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三、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期限。

1、《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这既体现了人身损害赔偿计算的历史连续性,也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一致。

2、《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将递减的年龄起点定为60岁,主要根据是国家统计局的咨询意见。

国家统计局的专家介绍,平均寿命在统计学上是一个动态概念而非静态概念。平均寿命70岁,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而50、60岁乃至70岁仍尚生存的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当然就不一定是70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计算,60、70、75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8.36、81.39和83.69岁。国家统计局的专家据此建议,将赔偿期限递减的起点调整为60岁,75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以与统计结果相一致。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采纳了这一意见。

注: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前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期限上,《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是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综合上面所说的,夫妻离婚之后如要生活在一起只能说是属于在同居,而双方是没有任何的法律关系,如果因死亡而产生的赔偿金那么只有死亡最亲的人可以得到,而对于没有关系的人是得不到任何的赔偿,所以,不同的情况就会作不同的处理。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7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07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夫妻离婚但是生活在一起死亡赔偿金可以得到吗?
一键咨询
  • 133****61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8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3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4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4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2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8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0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4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2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2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8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7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7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盐城135****617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5****931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8****739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被宣告死亡但实际还活着的人会怎样
被宣告死亡但实际仍存活的个体,若重新出现或能证明未死亡,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撤销死亡宣告。在此期间的民事活动,如该个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被认可并保障其效力。这意味着,即使曾被宣告死亡,个体的法律地位和所进行的事务在法律上仍被承认,保障了其权益和交易的连续性。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被宣告死亡但实际还活着的人会怎样
被宣告死亡但实际仍存活的个体,若重新出现或能证明未死亡,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撤销死亡宣告。在此期间的民事活动,如该个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被认可并保障其效力。这意味着,即使曾被宣告死亡,个体的法律地位和所进行的事务在法律上仍被承认,保障了其权益和交易的连续性。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丈夫工伤死亡后,其妻子能得到赡养费吗?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丈夫工伤死亡后,其妻子是不能得到赡养费,但是妻子可以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其标准为死者生前的月平均工资,即每月40%。
一、工亡待遇: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二、如果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也不支付工亡待遇,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到;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07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死亡赔偿金,别抚养人生活费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死亡赔偿金,别抚养人生活费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死亡赔偿金,别抚养人生活费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死亡赔偿金,别抚养人生活费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夫妻一方意外死亡所得的赔偿金应怎么分配?
[律师回复] 作为对死亡赔偿金的划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而言,受害人的近亲应该是权利主体。作为对死亡赔偿金的划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而言,受害人的近亲应该是权利主体。,因为一些问题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解释采用继承损失理论,由于补偿死刑不是对死者生命本身,生活本身不能也不必要的计算与金钱,但法定继承人的受害者的未来受害者遭受死亡可以继承财产收入减少和应得的补偿,因此,享有的权利和索赔是间接的受害者,即死者亲属。最高人民在审理“名誉案件”的案件中,解决了一些问题,其中有具体规定:“近亲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外孙或外孙。”原则上,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继承法的规定进行分配。丧失对遗产的司法解释的死亡赔偿,应当依照法定继承顺序第十条规定的“继承法”,由配偶、父母、子女共同继承。在没有一级继承人的地方,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继承人的子女先于继承人死亡,继承人的后代将继承血缘亲属。但同样的继承顺序,按照继承人的原则,按照继承人的死亡赔偿金,与死者的密切程度决定分割份额,不得适用于同一顺序第13条规定的“继承法”,一般是平等的原则。原则上,死亡赔偿金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分担。当事人不请求分割的,人民不予分割。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失去继承和失去支持说不同的立法,以失去继承和失去支持说互相排斥,以继承丧失说立法规定的情况下不配偶生活费用,因为费用已经包括在继承丧失说收入损失,使法规重复赔偿。民法的一般原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标准”“配偶生活补偿项目”,最高人民在制定的试验中,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考虑我国目前民法的精神补偿计划的原则是一致的,赔偿的内容仍然是过去的分解是配偶生活补偿,根据产业的损失理论利用分解的方法“损失”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配偶生活”,打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一个“死亡赔偿金”补偿,民法通则和当前立法。分解的结果反映了“继承损失”的概念和标准,避免了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因此,当事人对死亡赔偿金的划分要求,人民也应当按照相同的顺序予以考虑,没有单独的要求是配偶的生活情况,对死亡的补偿适当平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07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死亡赔偿金含被扶养人生活费吗?
死亡赔偿金中是不包括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用的,那么被扶养人的生活费也是会单独进行计算的,一般情况下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用会根据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居消费收入以及被扶养人的年龄来确定和计算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可得到一次性抚恤金吗?
[律师回复] 其祖父、孙子女,给予死者近亲属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死亡抚恤金还含有一定精神抚慰的内容。死亡抚恤金发生于死者死亡后、外孙子女。抚恤金虽然不属于遗产、配偶;二是死者生前主要或部分供养的人。死亡抚恤金的具体分割,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二是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外祖父年满60周岁,也不是死者生前的财产,故不属于遗产的范围,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1)如果死者所在单位对抚恤金的给付对象有规定,则按规定处理: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两项待遇都不属于遗产,丧葬费应用于对亡者的后事处理,所以不属于遗产、子女,其他人员是
第二顺序,如果没有
第一顺序的人员,抚恤金才在
第二顺序的人员中分配。4,在法律上属于对共有财产(所有当事人)的析产。基于特定身份而产生的财产权如抚恤金,不能列入遗产范围。如果没有一人符合条件,则单位可以不发放此项待遇。
3、死亡抚恤金的分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的范围规定》
第三条上规定的人员,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如果没对给付对象作出规定,则应属于近亲属共有。

2)当事人要求对该抚恤金进行分割。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亲属只要符合供养亲属范围和条件的,都可以享受供养亲属救济费、女年满55周岁的;
(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而抚恤金是职工因工死亡后,所在单位给予死者家属或其生前被抚养人的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何来的抚恤,带有抚慰其家属的性质。由于抚恤金不是给予死者的,如果实在协商不成,也可向。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则处理抚恤金,同时也会酌情考虑各近亲属的客观情况进行分割。单位对非因工死亡家属发放的待遇主要有两项:一是丧葬费、父母、子女
1、没有死亡,但在处理时会按遗产继承人顺序进行分配,
第一顺序是配偶、父母、我国法律对此有何特别规定对抚恤金如何分割呢,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对此法律并无明确规定。根据我国目前的有关政策,享有抚恤金待遇的人必须同时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死者的直系亲属既已死亡,何来的共同所以肯定不是夫妻共同财产!死亡抚恤金发生于死者死亡后,所以不属于遗产。
2、抚恤金的性质;
(六)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死亡抚恤金是死者所在单位等;
(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相当于生活费,因死亡而发放的抚恤金、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而供养亲属救济费由单位发放给符合条件的直系亲属;
(七)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近亲属主要指死者的配偶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307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夫妻一方死亡后买的房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除外。本案中,王某在与其妻李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债务,应作为王某与李某的共同债务处理。除非李某能够证明张某与王某明确约定这笔债务属于个人债务,或者李某与王某之间约定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并且张某对该约定知晓的。故20万元债务属于王某与李某的夫妻共同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6条明确规定:夫或妻一方死亡,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该条明确规定了对一方死亡后,共同债务应由生存一方清偿。故李某应对剩余的20万元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夫妻一方如果不幸死亡,其欠的债由谁来还,通常人们会认为应该由其配偶或者其子女、父母来偿还,其实这都不对,法律是不支持父债子还或者子债父还的。
夫妻一方死亡后其债务如何处理,首先要弄清楚这个债务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如果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就应当有夫妻共同承担,如果是夫妻一方个人债务,那就可以在其个人财产中划拨清偿。
通常来说,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夫妻离婚但是生活在一起死亡赔偿金可以得到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