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了帮信罪找关系可以吗?
建议不要走关系。
因为在刑事案件中做手脚被发现的概率极大,风险极高,所以除非找的这个人权势能够大到对一个地方的公检法通吃,否则的话谁也不敢就这么把自己折进去。
关系不靠谱,找律师辩护更靠谱
1.刑事案件事前预防比事后补救有用。
刑事涉及的法律后果严重,有些法律结果甚至无法承受。因此,常把刑事风险比喻成潜藏在身体上的“致病因子”。
专业律师在刑事案件中如同主治医生,让律师及时介入能让当事人了解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做好预防工作,刑事风险的阻断。反之事后补救常常已为时已晚,效果也难以理想。
司法实践中,诸如企业经营的票据风险、企业日常交易合同涉刑风险、职务侵占等最为常见,一旦案发行为人系极有可能会被司法机关判处刑罚,所创造的财富也随即消失。
2.相信专业知识比寄托关系靠谱。
刑事案件立案后,办案机关作出法律决定都有法律规定予以支撑,因此,刑事案件的关键在于事实的分析、证据的归纳梳理及法律的理解适用。
而这些工作非专业律师难以完成。而执念关系的家属常常忽视该关键,没有认清主次,在关系行不通后才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但有时却已经丧失案件介入的最佳时机。
实务中曾出现,律师介入过晚导致有利于行为人罪轻、无罪的证据客观上灭失或当事人未及时取保导致判处实刑的概率加大等情形。
因此,专业刑事律师介入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法律意见从而打动司法机关作出改变,才是刑事案件处理正确的打开方式,才能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
相反,盲目迷信关系,不主动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往往造成当事人遭受不利的法律后果。
3.坦诚比隐瞒有用。
法律行业良莠不齐,但是不管如何,选择好了律师,相信律师是案件得到有效解决的最佳方式。
律师作为委托人利益的维护者,更是案件处理的一线人员。如果律师对于案件的实情都不能有效知晓,那律师又如何根据案件情况制定周全的方案,对于当事人而言也就丧失了聘请律师的实际意义。
二、帮信罪跟检察官求情有用吗
没有用。
可以在上诉期限内进行上诉依照法律行使特权。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口状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三、帮信罪请律师有用吗
帮信罪请律师是否有用,只能说要看当事人对于案件的期望值。首先,帮信罪肯定不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根据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轻罪来说,是否需要请律师就看当事人自己对于案件的期望了。如果当事人自己有想法要想争取缓刑甚至不起诉的,那肯定有必要请律师,通过律师和侦查机关、司法机关进行沟通和开展有效辩护,争取到一个理想的结果。《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犯了帮信罪最好不要找关系,但是可以找专业的律师进行辩护,因为律师经常处理类似的案件,知道应该怎么样做才最好,上文中主要对犯了帮信罪找关系可以吗作出了介绍。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