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犯罪的行为包括作为型的犯罪行为和不作为型的犯罪行为等,根据法律明文规定是犯罪行为的,应当根据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任何犯罪构成都包括四个方面的要件为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四要件说是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模式。
1、犯罪客体要件。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并且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要件。
犯罪客体要件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而构成犯罪所必须的客观事实特征。
犯罪客观要件包括:行为、行为对象、行为所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
犯罪行为对象是指危害行为所作用的、体现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物与人。
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性,危害结果反映行为的侵害性。危害结果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所存在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人承担刑法责任的客观基础。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是指法律有特别规定,作为构成犯罪不可缺少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犯罪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或单位。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
4、犯罪主观要件。
犯罪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的故意、过失、目的。
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三、犯罪行为的特征是什么?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行为的特征是指:
1、主体性
行为的主体性涉及行为主体的问题,它揭示了行为是人的行为,将一定的行为归属于人。
2、举止性
因果行为论曾经强调行为的有体性,即行为人在意欲的支配下,必须导致身体的运动,并惹起外界的变动,具有知觉的可能性。
3、自愿性
行为的自愿性,只有在意志自由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才可归类于行为人。
4、实行性
行为的实行性,是指作为罪体之行为具有实行行为的性质,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
对于犯罪违法行为有哪些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处理,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限制,只要是《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的,都是可以被处以刑事处罚的。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