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直播诈骗43万判几年?
1、利用网络直播诈骗43万涉嫌犯诈骗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诈骗43万属于诈骗数额巨大的情形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不同、侵犯的对象不同、客观方面不同等。
1、侵犯的客体不同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对象则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
3、客观方面不同
诈骗罪虽是公开进行诈骗活动但行为人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进行;而集资诈骗罪则是采用大张旗鼓、规模较大、公开的方式,有的甚至运用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并以高回报、高利率为诱饵,以便让更多的公众或单位上当受骗;
4、诈骗数额不同
诈骗罪的数额一般都比后罪的数额小,从而两罪的起刑点有较大的差异,集资诈骗罪的起刑点比后罪的起刑点低;
5、犯罪主体不同
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属于单一主体;而集资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属于复杂主体。
三、什么情形下经济纠纷会被定性为诈骗?
1、界定经济纠纷、诈骗的方法为看行为人是否通过虚构事实来牟取不当利益。
诈骗罪与经济纠纷的实质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通过虚假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来骗取他人财物,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经济纠纷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因人身和财产权益发生的权利冲突,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和解、调解、仲裁等方式予以解决,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方式保护其合法权益。
2、诈骗罪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
不管是利用直播诈骗,还是采取其他的方式实施诈骗行为,诈骗他人四十三万元财产的公民,通常情形下都会被认定为犯了诈骗罪。如果对网络直播诈骗43万判几年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