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适用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实际上仅仅适用于请求权类型。
具体来说,在我国的民事法律体系中,只有债权请求权以及继承请求权才会被纳入到诉讼时效的范畴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支配权并不受诉讼时效的影响(但有一个例外情况,抵押权需要遵守诉讼时效的规定)。
另外,抗辩权同样无需遵循诉讼时效。
至于形成权的问题,通常都是由除斥期限所代表和管理的。
2、诉讼时效,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事实,它可以促使民事法律关系出现相应的改变,因此也被称为“消灭时效”。
简单说就是,如果权利人没有在一定期限内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那么他在某种意义上将会失去获取相关利益的机会。
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和有序发展,如尽可能迅速地消除权利义务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同时还能有效减少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本压力。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双倍工资适用诉讼时效
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惩罚性规定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已结束,满一年后视为双方已经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存在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因此,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应当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满一年的当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三、为什么诉讼要有时效性
需要这样否则很多案子不就是永远不会审讯完毕了。对当事人来说这些也可以说是解脱(改过自新的机会。也是审判人员安排工作的方法。拖太久对谁也不是好受的事情)法律依据:
《刑法》
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什么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