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账簿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根据相关规定,会计凭证与会计账册的保存年限设定为三十年。
作为企业至关重要的经济数据,会计账簿必须严格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进行妥善保管。
账簿管理主要分为日常管理和归档保管两个环节。
各类账簿应依据职能明确划分责任,指定专人专职管理,管理员须同时承担记账、对账、结账等具体任务,还需确保账簿的安全性。
在未得到领导或会计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批准之前,非管理员不得擅自查阅会计账簿。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可划分为永久性和定期两种类型。
定期保管期限通常分为十年和三十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的次日开始计算。
1.永久保存: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均需永久保存;
2.会计凭证需保存三十年,其中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如日常获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火车票、汽车票等,皆属原始凭证范畴,均需保存三十年。
会计账簿亦需保存三十年,涵盖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多个类别,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卡片账的保管年限则为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的五年。
另外,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也需保存三十年;
3.保存十年:
除上述需永久保存及保存三十年的会计档案之外,其余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均为十年,常见的会计档案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等。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八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
二、会计账簿保存年限是多久
会计凭证会计账册保存年限为30年。
会计账簿是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料,需建立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账簿管理分为平时管理和归档保管两部分。各种账簿要分工明确,指定专人管理,账簿经管人员既要负责记账、对账、结账等工作,又要负责保证账簿安全。会计账簿未经领导和会计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批准,非经管人员不能随意翻阅查看会计账簿。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1、永久保存: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及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是需要永久保存的;
2、会计凭证需要保存30年,包含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例如平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火车票、汽车票等等,都属于原始凭证,都需要保存30年。会计账簿需要保存30年,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等,其中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卡片账的保管年限是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此外,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也是需要保存30年的;
3、保存10年:除了上面提到的需要永久保存和需要保存30年的会计档案外,其余的会计档案就是需要保存10年的,常见的会计档案包含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等。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十四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会计账簿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