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诈骗通过什么方法找到人
警方在受理案件之后,通常会采取多种手段深入调查,其中包括锁定并追踪诈骗犯在网络上的IP地址,追寻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诈骗的资金流动轨迹和最终提款地的银行信息,乃至观察监控录像等途径,以便准确地定位诈骗犯罪嫌疑人,进而成功破获案件,将这些在网络背后进行诈骗勾当的不法之徒捉拿归案。
首先来看举报渠道,若有民众向公安局报案举报某个特定人员从事网络诈骗活动,警方便会依此展开秘密侦查,一旦证实其确有网络诈骗行为,并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证据确凿,那么警方便会依法对其实施逮捕。
其次谈及日常搜寻,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无稳定职业,也未曾有富有亲戚或好友相助,而突然间拥有了大量财富,这种行为便极易引起警方的注意与怀疑。
然而警方更多的注意力还是集中于那些有着犯罪前科的人员,毕竟有限的警力资源需要应对全社会数以百计的犯罪案件,因此这类案件得以被发现的几率相对较小。
再者,此类人往往极少参与社交活动,整日宅家不出门,使得警方的监察难度进一步加大。
总而言之,警方在打击网络诈骗犯罪方面已经采取了多重措施,并持续努力提高执法效率,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免受诈骗侵害。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网络诈骗能不能取保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等司法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从而对其不予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的、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取保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有病或怀孕的妇女,采取取保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可以取保候审。
网络诈骗数额较大,可能判处管制拘役,另外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条件的,也可以取保。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网络诈骗通过什么方法找到人”,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