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认定隐名股东身份
隐名股东身份确认的实质性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需就此拥有清晰的委托投资协议,在这份协议中务必详细记录投资关系,并且明确隐名股东将承担投资过程中的所有风险;
其次,委托投资协议的条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任何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均属无效;
再次,隐名股东需要向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投入资金,也就是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
最后,有限责任公司的半数以上其他股东必须知晓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情况,且对此予以认可。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如何认定隐瞒事实侵占财产民事侵权的责任
故意向他人隐瞒事实情况,导致其遭受损失的行为,需要负担相应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若此种隐瞒行为是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掩盖真相的手段,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将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犯罪,必须负起对应的刑事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涉嫌诈骗的人员将会因诈骗公私财物的金额大小,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制裁。对于诈骗金额较小的案件,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可能被判处罚款;而对于诈骗金额较大的案件,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也可能被判处罚款;
至于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案件,则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且还可能被判处罚款或者没收全部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隐名股东在确定其股权归属时,需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与显名股东之间必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投资协议,详细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所承担的风险责任;此外,该等协议的具体条款还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隐名股东需要实际投入所需的资金;除此之外,公司半数以上的股东务必得知并承认其出资资格。只要同时满足上述所有条件,隐名股东的股权身份才能得到正式确认。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