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失踪多久可以刑事立案
若未满十四岁之未成年赴失踪超逾四十八个小时,即可获得警方立案处理;如失踪缘由不详且失踪时间累计超过三个月者,亦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失踪现场若发现明显的暴力侵害痕迹或是有目击证人证实失踪人员遭受了侵害,或者失踪人员同机动车辆同时消失或者随身携带着大量贵重物品,或者是受害人在失踪之前与其人有重大的矛盾纷争等特殊情况出现时,均应及时报警,届时,公安机关将会依法对此类案件予以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二、未成年失手杀人怎么处理
1、过失杀人罪(正确的术语应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原因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这种犯罪包含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2、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犯有任何罪行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然而,对于未满十六周岁,但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只有当他们触犯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特定罪名时,才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已满十四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若因未满十六周岁而无法进行刑事处罚,则应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对其实施严格管教;在必要情况下,政府亦可将其收容教养。因此,若该未成年人未满十四周岁且实施了过失杀人行为,那么他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同样地,若该未成年人已满十四至十八周岁,即使实施了过失杀人行为,也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若该未成年人已满十六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并且实施了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那么他就必须承担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的刑罚通常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应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若未成年人在未告知监护人的情况下离家出走超过48小时或者由于未知原因导致失踪超过3个月,警方即有权对此类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如果在现场发现了暴力侵害的痕迹、有足够证据证明未成年正在遭受侵害、该未成年人和其所驾驶的车辆或者携带的贵重物品同时消失不见、或者在受害之前存在着重大的矛盾冲突等特殊情况,同样应该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在此过程中,公安机关将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展开全面而深入的侦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