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定来看,如果质权人的利益在存在可见减少情况下,并且是合理的,不是自己主观臆测的,且足以损害质权的权利时,在这个时候质权人对所质押的股权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保全权。
也就是说质押的股权是可以保全的。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
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
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质押的股权能否转质押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已作为抵押物的股票是可以再次作为质押物的,这仅需获得出质人的明确同意即可。
然而,若在质券继续有效存续期间,质权人未获出质人的同意便擅自处置抵押财产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那么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若是未经出质人许可的情况下变更质押而导致财产遭受损失,同样需要承担对应的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四百三十一条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造成出质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百三十四条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百二十五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从规定来看,如果质权人的利益在存在可见减少情况下,并且是合理的,不是自己主观臆测的,且足以损害质权的权利时,在这个时候质权人对所质押的股权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保全权。
也就是说质押的股权是可以保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