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他人财产如何量刑
侵害他人财产的罪名有很多,视具体情况分析。如: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侵占罪。法律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的损失应当按照什么赔偿
当侵犯他人财产时,其所造成之财产损失应以发生损失当时之市场价格或其他具备公允性的方式进行精确的计算。
在损害实际产生之后,各方应协商确定赔偿金额的支付方式,如若协商过程中未能达成共识,则赔偿费用应当逐次一次性支付,如若在迫不得已情况下需要分期支付,也应对此预先作出约定,同时必须确保被侵权方享有要求提供相应担保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关于侵犯他人财产之罪名繁多且需针对具体情形进行剖析。例如: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以及侵占罪等均涵盖其中。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擅自将受托替人保管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且在被要求归还时仍拒绝返还者,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刑事处罚;若涉案金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罚金的严厉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