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共同制定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所明确指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活动,涉案金额达到十万元人民币以上者,应当予以立案追诉。在此基础上,集资诈骗行为中涉及到的数额较大通常是指个人集资诈骗金额超过十万元人民币,而单位集资诈骗则需达到五十万元人民币以上。集资诈骗罪作为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形式,其不仅对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了侵害,同时也对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干扰。在评估集资诈骗行为的数额时,我们必须全面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如诈骗手法的复杂程度、给受害人带来的实际损失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意程度等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集资诈骗数额较大一般指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
集资诈骗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在判断集资诈骗数额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诈骗的手段、造成的损失、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等。
《规定(二)》明确:非法集资超十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者立案。个人集资诈骗超十万、单位超五十万为数额较大。此罪严重侵害投资者权益,扰乱金融秩序。评估数额需综合考量诈骗手法、损失程度及主观恶意等因素。
二、集资诈骗数额的认定是如何的
在确定集资诈骗案件中的诈骗金额时,应以此行为人实际欺诈所得的金额为准,而且必须将案发之前已经偿还的部分予以相应扣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类案件中,行为人为进行集资诈骗行为所支出的广告费用、经纪费用、手续费用以及回馈返还金,或是用于行贿赠礼等方面的费用,皆不得作为计算诈骗金额的因素。
然而,对于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利息部分,除了本金尚未得到偿还的情况下可以按比例折算本金之外,其余应当全部列入到诈骗金额之中进行计算。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集资诈骗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哪个严重些
在集资诈骗罪中,涉及到的资金规模庞大比犯罪行为相对轻微的情况要更为恶劣。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此类行为的定罪量刑有具体且明确的分类区分,即“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两个标准。一般而言,“数额较大”所对应的刑罚相对较为轻微,而“数额巨大”则意味着更为严厉的刑罚制裁。在现实中的司法实践中,个人集资诈骗行为如果涉及金额达到或超过十万元人民币,或者单位集资诈骗行为涉及金额达到或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就可以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而当个人集资诈骗行为涉及金额达到或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或者单位集资诈骗行为涉及金额达到或超过一百五十万元人民币时,便可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这是因为,集资诈骗行为所带来的损害远不止于对受害人个人财产权益的侵害,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对整个金融市场秩序以及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随着涉案金额的不断增加,其所带来的危害程度也将随之加深,相应地,法律对此类行为的惩罚力度也会逐步加大。
《规定(二)》明确:非法集资超十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者立案。个人集资诈骗超十万、单位超五十万为数额较大。此罪严重侵害投资者权益,扰乱金融秩序。评估数额需综合考量诈骗手法、损失程度及主观恶意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