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袭警行为,我国法律通常规定会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
若被告人采用诸如使用凶器或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极端手段,对警察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在实际量刑过程中,法院会全面权衡犯罪手段、犯罪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被告人的认罪悔罪态度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倘若被告人仅实施了轻微的推搡动作,并未引发严重后果,那么其可能会被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罚;
然而,若被告人动用了凶器或者导致警察重伤等恶劣后果,那么其所面临的刑期将会相应加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袭警罪判刑标准
倘若有人对在履行公务职责过程中的人民警察实施暴力攻击,则将被认定为袭警罪行,并将被判处最高达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
此外,如果行为人选择通过持有枪支、管制刀具,亦或是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撞击等极端方式严重威胁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那么其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惩治,即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
最后,对于那些用暴力或威胁手段来阻挠国家公职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犯罪者,也会受到相应的刑法惩罚,其刑期将为最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伴随罚金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袭警罪判刑会不会通知家属
一般情况下,对于涉及袭击警察犯罪行为的判决,法院都会尽最大努力确保其家人能够获知结果。
因此,当法院做出判决之后,往往会通过合适的路径将判决的详细内容传达至犯罪分子的亲属之手。
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通知方式及相关对象的选择可能会受到案情复杂程度、法律规定以及实际办案流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产生差异。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确保被告人和其法定代理人的知情权得到充分贯彻落实,是实现司法公正这一基本原则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但是,若被告明确表态不愿透露其亲属信息或因无法提供确切联系方式等原因导致无法进行正常通知时,则可能对通知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在多数情况下,罪犯亲人能够更有把握地知晓审判结果。
然而,如果他们并没有接收到任何通知,那么他们同样具有权利向相关司法机构查询事例进展及审理结果。
袭警通常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用极端手段严重威胁警察安全,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量刑权衡犯罪手段、后果、认罪态度。轻微推搡未致严重后果,刑罚较轻;用凶器或致警察重伤,刑期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