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下算是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的定义及判断准则
对于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标准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其次,在客观层面上,必须存在实施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再次,从犯罪主体来看,该罪的主体应为一般主体,即凡是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可成为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最后,在主观方面,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态。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减轻行政处罚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酌情依法减轻行政处罚:
首先是积极配合行政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并因此获得了诸如检举揭发或者协助破获重大案件等显著成绩。
其次是由于受到他人的威胁或欺骗而实施了违法行为。
第三种情况是当事人在被行政机关调查前主动交代尚未被发现的违法事实。
此外,当事人若能主动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视为减轻处罚的理由。
最后一些特殊情况亦适用于此种情况的讨论。《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
(四)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三、什么情况下可以告敲诈
敲诈勒索乃严重犯罪之一,其犯罪性质主要表现在行为人基于非法占有的意图,通过对受害者施加威胁或者恐吓的手段,强行索取公私财产。在实践中,可依法追究敲诈勒索罪的情形主要有如下三类:首先,行为人必须采取暴力或其他形式的胁迫;其次,行为人必须利用这种胁迫来逼迫受害者交付财物;最后,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为了成功地追究敲诈勒索罪,证据的收集和运用至关重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书证、物证以及证人证言等。若您怀疑自身遭受了敲诈勒索,我们强烈建议您立即寻求法律援助,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法律问题错综复杂,具体情况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
故意伤害罪认定标准包括四个要素:侵害他人人身健康权益;实施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