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仲裁需要人证吗

最新修订 | 2024-05-13
423浏览
张恒律师
张恒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07人
律师解析
您当然有权利请求同事出席庭审并作为证人作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仲裁并非必须依赖证人证言作为裁决依据。
只有在您无法自行提交有力证据的特殊情况下,证人才会被认为具有充分的证明力。
因此,若您能够搜集并提交更为有力的证据,那么证人证言便无需成为必要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仲裁案件·推荐文章

淮安188****560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1****146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2****480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48人选择咨询律师
697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仲裁需要人证吗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4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3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7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5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7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5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5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0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0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1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4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2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5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6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1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1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5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7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6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6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5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0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0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3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4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2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0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7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6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3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2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2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1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5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5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6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0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0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6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0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0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3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0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4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2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5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2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沭阳181****837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759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591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劳动仲裁人证需要到场吗
如果有人证需要到场。证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到场的,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但是如果仲裁委员会通知证人到场的,证人应当到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庭作证的,证言不能采信。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确认劳动关系终局裁决的程序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1.在劳动保障领域的当事人有提起仲裁需求时,务必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的一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诉请求后,必须在五日内对于是否接受其立案进行确定。
若决定予以立案,仲裁委员会则须在作出决定之日起的五日内,将申诉申请书副本送达至被申请人处,同时组建仲裁庭;
如决定不予立案,仲裁委员会也应以书面形式发出不予立案通知书,详细阐述不予立案的原因。
被申请人在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的十日内,需要提交答辩书以及相关证据材料。
如果被诉人未能按时提交或拒绝提交答辩书,这并不影响案件的审理进程。
3.仲裁庭在开庭前的五天内,必须将开庭日期、地点等书面通知送达给当事人双方。
若当事人收到书面通知后,无合理理由而未出席庭审,或者未经仲裁庭允许而中途退出庭审,那么对于申请人来说,将视为撤诉处理;
而被申请人则可在缺席情况下进行裁决。
4.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在组成仲裁庭之日起的四十五日内完成案件审理工作,如因案情复杂确需延长审理期限的,需报请仲裁委员会批准,方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5.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首先应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仲裁庭应依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
自调解书送达之日起,该调解书便具备了法律效力。
6.当事人若对仲裁裁决结果表示不满,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诉讼,则裁决书即刻产生法律效力。
7.当事人应对已生效的调解书和裁决书,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义务。
若一方当事人逾期未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开庭需要身份证吗
要的。劳动仲裁开庭需要准备的资料:1、开庭时带上身份证,以备确认身份。2、相关证据的准备。提交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3、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最好复印一份,便于仲裁庭陈述及在辩论程序中方便使用。4、仲裁请求当地包含薪水、赔偿、福利事项的,先计算好单位应该赔偿数额和计算的依据。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仲裁工资分两个公司发是否合法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并无明确条文禁止员工与两家或以上的企业签署劳动合同,因此从这一点上讲,两家公司为员工发放薪资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然而,若员工在与某家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同时,又与另一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且这种情况对其所在原用人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产生了严重干扰,或者在原用人单位已经就此问题向该员工提出过警告,而该员工仍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的话,那么原用人单位有权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当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时,您可采取以下几种途径进行维权:
首先,您可以前往当地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
其次,您还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最后,如果对于仲裁裁决结果仍然感到不满,您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用人单位如未能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相关规定按时足额地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则将面临由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
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
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劳动仲裁需要哪些证据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劳动仲裁需要哪些证据,材料该怎么写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个人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1、 劳动者入职方面的证明:如,《入职登记表》、《聘用书》等;2、 劳动者工作内容方面的证明:如,《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岗位调整通知》、《借调函》、《岗位说明书》、《员工绩效考核表》等;3、关于约定工资、工作时间的证明:如,《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等等。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劳动行政部门和仲裁部门区别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1.执法主体存在差异性:
劳动监察活动的实施主体为各级劳动行政部门,他们所执行的行动乃是代表着劳动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执法行为;
然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却并非劳动行政部门,而是依据国家制定的劳动立法所设立的特定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值得注意的是,仲裁委员会的构成包含了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以及用人单位这三个方面的代表人士;
2.法律行为的定义有所不同:
劳动监察属于典型的行政执法范畴,其作出的决定均为劳动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
而劳动仲裁则被视为一种准司法性质的活动,其作出的裁决具备国家授权的仲裁机构对发生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的效力;
3.工作职责的划分各有侧重:
劳动监察主要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是基于法定的行政职权主动展开的,无需相关人员提出请求;
相比之下,劳动仲裁机构则负责受理劳动关系当事人的申诉,必须先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方能启动案件处理流程,否则,仲裁部门将不会主动介入;
4.法律地位的定位存在差异:
在劳动监察的过程中,劳动行政部门与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之间形成的是行政管理关系;
然而,在劳动仲裁的全部程序中,仲裁机构扮演的是“中间人”的角色,并不作为当事人出现,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条
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支持、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第四条
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监察执法条件的组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中的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经过相应的考核或者考试录用。
劳动保障监察证件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监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第十七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第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二)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三)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四)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办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劳动仲裁程序错误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此问题,应以细致入微的方式展开分析研判:
首先,如果劳动者对仲裁庭作出的裁决持有异议,那么其有权在此后十五日之内从仲裁庭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其次,若用人单位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仲裁庭针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事项所做出的裁决,其涉及的金额未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总和,以及在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时,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产生的争议,存在如下六种情形之一者,则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庭的裁决:
(1)仲裁庭在适用法律、法规过程中出现明显错误;
(2)仲裁庭对该项争议没有管辖权;
(3)仲裁庭在处理该争议过程中违反了法定程序;
(4)仲裁庭所依据的证据系伪造;
(5)对方当事人故意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关键性证据;
(6)仲裁员在审理该案期间存在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不当行为。
最后,用人单位如对其他类型的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庭裁决持有异议,同样有权在收到仲裁庭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个人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个人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拖欠工人工资会受到什么法律制裁
[律师回复] 解析:
若用人单位未能按照劳动合同所约定之标准或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量地为员工付出劳动报酬,那么将会被劳动行政部门勒令在期限内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加班费用及经济补偿金。
如果雇主未能如期履行上述义务,劳动行政部门将强制要求其按应付金额之50%以上至100%以下的比例,额外支付给员工赔偿金。
此外,当用人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应补足差额部分;
若未能按时支付,则需按照应付金额之50%以上至100%以下的比例,额外支付给员工赔偿金。
对于那些采取转移财产、逃匿等手段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明明具有支付能力却故意拖欠劳动报酬的行为,且数额较大者,一旦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勒令支付后仍然拒不执行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
若情节严重,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