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商家的欺诈行为有哪些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五条和第六条规定,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主要有:
1、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2、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3、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4、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5、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广告、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6、谎称正品名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7、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等重要信息误导消费者;
8、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手段误导消费者的;
9、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10、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11、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12、其他隐瞒真实情况,告知对方虚假或者误导性情况损害消费者权益的。
二、商家欺诈消费者的会赔多少?
商家对消费者构成欺诈的,应承担“退一赔三”的赔偿责任。
具体的法律规定是: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例如消费者购买一部3000元的手机,商家有欺诈行为的,最后承担的赔偿款就是3000 3000×3=12000。如果购买的商品是50元价位的,最后的赔偿款就是50 500(因为50×3=150<500)=550。
按照有关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消费者申诉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5日内,认为申诉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诉人。如果申诉符合规定的应予以处理,申诉人应当在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作者
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码关注
文章1701人阅读
文章1100人阅读
文章1562人阅读
文章1815人阅读
文章1893人阅读
文章1704人阅读
文章1546人阅读
文章1174人阅读
文章1297人阅读
文章1006人阅读
文章1250人阅读
文章1489人阅读
文章1944人阅读
文章1316人阅读
图文刘菊律师回答
图文刘菊律师回答
图文贾霆律师回答
文章1755人阅读
文章1860人阅读
文章1299人阅读
音频655人收听
图文刘菊律师回答
文章7171人阅读
图文刘艳梅律师回答
文章59654人阅读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0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长按/截屏保存二维码图片至手机;
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选取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点击“我的”查看律师最新回复,还可以追问律师。
律师回复唯一通知渠道;
及时推送律师回复,避免短信拦截;
公众号也能找律师、咨询律师,还可以追问律师;
更多和您相关的专业文章内容推荐。
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作者
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