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立案标准

更新时间: 2021-04-23 10:28:58
音频内容:

战时在救护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伤病军人重残、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四十五条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战时在救护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伤病军人重残、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329字,阅读时间约1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545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7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立案标准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量刑标准
第四百四十五条 战时在救护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伤病军人重残、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你好,律师,我在电视上看过一部电视剧是说有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的被判刑的,我想请问下什么是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
[律师回复]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是指负有救护治疗责任的军职人员战时在救护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人的行为。
一、根据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条的规定,犯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造成伤病军人重残、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重残”,是指二等以上残疾;所谓“其他严重情节”,一是指挟嫌报复拒不救治的;阻止他人救治或者煽动他人不予救治的;故意给救治工作设置障碍的;因拒不救治引起官兵义愤或者引发严重事件的等。
二、根据刑法第四百四十九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的,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与遗弃伤病军人罪的界限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与遗弃伤病军人罪都侵害了战时救护秩序,犯罪的对象都是我军的伤病军人,主观上又都是故意犯罪,犯罪主体也有相同之处,在定罪上 界限不易划清。其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有所不同。
遗弃伤病军人罪是将伤病军人丢弃,使其不仅得不到救护治疗,而且还面临脱离部队的更大危险。而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则仅是使伤病军人在医疗救护单位得不到救治,不存在伤病军人脱离部队和医疗救护单位的危险。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7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545 人正在咨询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如何处罚的?
涉嫌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可以法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认定这项罪名是需要考虑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在客观方面要表现为在战场条件下,不救治伤病军人,侵犯的客体是战场的救护秩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的构成四要素
[律师回复]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军的战场救护秩序。在战场上实行救护制度,尽最大可能抢救每一个伤病员是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在战时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害伤病军人的行为,违背战场救护的要求,会直接破坏战场救护秩序,伤害广大官兵的感情,削弱他们的战斗意志,损害部队的战斗力。在战时情况下,这类行为性质更为恶劣,后果更为严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工作暂行规则》等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对拒绝诊治按军队约有关规定就诊或转诊的军队伤病员、拒绝对危急重症伤病员进行必要的抢救处理的军队医务人员,违反本规则,触犯刑律构成犯罪者,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在救治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人的行为。拒不救治的对象必须是我方的伤病军人。如果是受伤的俘虏,则不构成本罪。伤病军人不仅包括狭义的伤员,还应包括因作战而患病的病员。拒不救治是指对有条件救治的伤员弃置不顾不予抢救,一般表现为不作为的形式。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军队医务人员,一般是负有救护治疗职责的人员。本条对本罪的犯罪主体并没有直接作出明文规定,但规定了在救护治疗职位上。这一规定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身份上看,行为人应是医务工作人员,包括临时被委派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员;二是从时间上看,这些医务工作人员正在岗位上履行救护治疗职责,如正在上班、值班或者被指派从事临时抢救任务等。如果行为人不是医务工作人员,或者不是正在履行救护治疗职责,而是在下班以后、休假之中或者从事其他工作时,则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故意。即明知存在危重伤病军人,且有条件救治,却弃置不顾。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7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如何确定构成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
客体要件是侵犯战场救治秩序,客观方面表现有可以救治但拒不实施救治行为,犯罪主体为军队后勤医务工作者,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拒治伤病军人,有医疗条件救治,但从主观上放弃救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既遂如何判刑?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一般是被可以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情节严重的是可以处5年以上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也就是说,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是存在着两个量刑档次的,具体的量刑是要根据行为人的具体犯罪行为确定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7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犯罪主体是什么?
本罪的主体为军队医务人员,一般是负有救护治疗职责的军职人员。本条对本罪的犯罪主体并没有直接作出明文规定,但规定了“在救护治疗职位上”。这一规定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从身份上看,行为人应是医务工作人员,包括临时被委派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员。2、从时间上看,这些医务工作人员正在岗位上履行救护治疗职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545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立案标准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