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假离婚有效吗

更新时间: 2019-01-11 15:53:52
音频内容:

“假离婚”的双方当事人一旦领取结婚证后,他们的婚姻即告解除,双方不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不再有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均取得再婚的权利。因为婚姻的登记行为具有公示效力,无论其离婚登记是否属于自愿和是否具有离婚的真实意愿,其离婚行为都属有效。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427字,阅读时间约1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365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17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假离婚有效吗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假离婚的离婚协议有效吗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假离婚的离婚协议有效吗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婚姻家庭
产假期间不发产假绩效,有效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事业单位产假绩效工资应当照常发放。
我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第六十二条还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
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对此做了进一步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凡是符合以上这些关于产假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女职工,应享受自己的工资待遇。同时,任何单位也不得以产假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根据《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计发问题的通知》(1994年2月24日)规定,女职工在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其工资按下列各项之和计发:
1.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度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与工龄工资;
2.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
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比例计算的奖金;
4.事业单位职工,为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其中,体育运动员,为本人体育基础津贴与成绩津贴)。
产假期间有生育保险基金按照所在单位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发给生育津贴。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改发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包括了全体职工的计时工资、即将自、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费、各种奖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
产假前工资应当包括正常出勤的工资,即加班费之外的全部工资。
按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女职工晚育的,产假视作出勤,不影响全勤评奖和福利待遇。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317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365 人正在咨询
假离婚的风险都有哪些 假离婚有效吗?
法院判决的风险。到底是真结婚还是假结婚,很难判断。但两人领了结婚证,从法律上来看,就是真的结婚了。一旦发生纠纷,涉及到房产的分配,法院在处理类似纠纷时就只能是按照双方真结婚来处理。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绩效激励的假设-效果法则
[律师回复] 绩效激励与计划、监控、评估环节的区别在于其一般是事前约定,事后兑现。那么激励是否真得对提高绩效有效果?或者说绩效提高的效果有多少是由激励发挥的作用?激励对绩效有效性是根据一系列人性假设而提出的。所以在探索激励方法之前,有必要对激励有效性假设进行一些了解。
1911年,心理学家爱德化·桑代克系统提出了效果法则,即产生正结果的行为会重复出现。
效果法则认为,通过一些方式会使行为得到强化或弱化。
1.正强化,即应用结果来增加产生结果的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效果法则认为,员工如果因为当期绩效表现优异而受到激励(如表扬、加薪、晋升),员工会再次重复其工作方法和表现。例如一个球队,因为前期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使得员工体力充沛并赢球后,往往会继续加强体能训练,以争取下一场赢球。
2.负强化,即取消或避免不希望的结果。效果法则认为,如果告诉了员工不按照公司要求的程序或方法做事,就会受到处罚,那么员工一般会按照要求去做,而避免处罚。
3.惩罚,即处理厌恶的结果。与负强化相比,负强化是包含了惩罚的威胁,但在员工表现令人满意时并不将其付诸实际。而惩罚则是将厌恶的结果真正落实。接受了惩罚的员工,相同行为一般不会再次出现,否则又将面对新的处罚。
4.自然消退,即撤回或不给予强化的结果。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动机就会弱化,行为也会逐渐消退或消除。例如对出色的工作不予表扬,对他人的帮助忘记致谢往往会导致出色的工作逐渐消失或他们不愿意再次提供帮助。
正强化和负强化对员工产生的影响,是员工将按照某些方法做事,或鼓励员工去做一些事情。受到正强化的员工往往会重复之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受到负强化的员工在工作时会注意避免一些工作内容或方法。
惩罚和自然消退对员工产生的影响,是员工将不会按照某一方法做事,或员工不再去做某些事。受到惩罚的员工会尽量避免做同样的事而再次受罚;受到自然消退影响的员工,也会因自己的工作缺少认可,而改变做事方法或工作内容。
效果法则告诉我们,员工工作的确会受到管理者的影响,并按照管理者的意愿去做事,无论是管理者在倡导、在反对、在处罚或熟视无睹。这从正面说明了,激励对引导员工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的确能够产生一些影响。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措施时,应考虑到自己的决策将会对员工下一步的工作造成什么影响。例如对缺勤的处罚措施,如果公司每缺勤一天,都会扣款,员工就会尽可能不缺勤;如果公司每月缺勤2天以上才会扣款,员工则会尽可能地将缺勤控制在2天以内。如果公司再增加全勤奖,则能够更好地引导员工每次都出勤。
管理者通过激励要强化或弱化的行为,是企业管理者管理风格的体现,也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激励措施的采用要支持公司战略、企业特点和文化,不能仅仅凭感觉制定。上例中的全勤奖对传统生产人员可能有效,对学校老师来说,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7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假离婚签的离婚协议有效吗?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符合下列条件:(一)犯罪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因假离婚签的离婚协议有效吗
只要当事人在离婚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愿签订了离婚协议、并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无论真实目的是说明,都具有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效力,当事人没有请求撤销的权利。“假离婚”无论在婚姻关系效力和财产分割效力上,都和“真离婚”有同样的效力。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7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虚假离婚有法律效力吗?虚假离婚的分类
虚假离婚当事人均未与第三人结婚的,其离婚可以被宣告无效。一般而言,虚假离婚包括两种情形:1、通谋离婚。2、欺诈离婚。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365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婚姻家庭 > 离婚 > 假离婚有效吗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