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领取失业金期间,又入职新公司,新公司只给上工伤保险,失业金还能继续领取吗?

10w+浏览 匿名 2020-03-08 天津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5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领取失业金期间,又入职新公司,新公司只给
一键咨询
  • 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坻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4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4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清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沽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1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清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8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丽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2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7****60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8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4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清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2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8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7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4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5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8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5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0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4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7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静海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发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7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坻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东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静海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0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5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8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坻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6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8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8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4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0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1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2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4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0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丽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5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0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0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静海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6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8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8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辰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5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0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0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6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清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1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3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3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5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静海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4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6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8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3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77****584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8****174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8****823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新公司法规定注册企业只有一个股东吗
我国的法律上从来就没有规定注册企业的时候只可以有一个股东,只有一个股东的那就说明注册的公司属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像是我们注册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话,总不可能只有一个股东。在公司后期成立之后,股东的人数还可以随着实际情况增加的。
10w+浏览
公司经营
交通事故精神损失怎么赔偿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交通事故中所涉及的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其具体的赔偿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存在多重伤残的情况,以最高的伤残级别作为基准予以计算精神损害赔偿金;
其次,如果受害者的身体状况未能达到构成残疾的程度,则原则上无需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确有必要给予适度补偿的情形下,上限为2000元人民币;
最后,如果受害者本身亦存在过错行为,那么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适当降低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
若受害者对事故负有全责,则在不超过总金额10%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当遭遇车祸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妥善处理相关的赔偿事宜?首先,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报案,以便保险公司能够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并在24小时之内通过电话方式向保险公司进行报案确认;
接下来,保险公司会派出专员前往事故现场进行查勘,确定损失的具体规模,并随后出具详细的查勘报告;
然后,我们需按照保险公司提供的要求,提交所有与索赔有关的证明文件和资料;
紧接着,保险公司将对所提交的索赔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核;
最后,在经过上述程序之后,我们便可顺利地领取到保险公司所支付的赔偿款项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离职后入职新公司社保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当员工在离职之后成功地找到了新的就业岗位时,他们的社会保险可以从原来的雇主那里顺利地转移到新的用人单位,然后由这个新的用人机构负责妥善处理其社会保险的衔接事宜。
在此之后,正式开始由新的用人机构按照固定周期来为这位员工交纳所有相关的社会保险费用。
另一方面,对于员工个人需要承担的那一部分社会保险费用,则会由新的用人机构依照法律规定,从该员工的薪资收入中进行相应的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分公司签合同能否只列总公司?
分公司签合同是不能只列总公司的,分公司可以独立对外签订合同,这样的合同后面是分公司加盖公章,是以自己名义签署的。可以将总公司一起并列为合同一方,但是不能只有总公司,否则,签订合同的主体就发生错误。
10w+浏览
公司经营
最新企业职工死亡待遇有哪些规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员工因公殉职所享受之赔偿的相关法律条款如下:
首先是丧葬补贴,这部分金额将以该地区前六个月内在职人员平均工资的标准予以计算并发放;
其次是供养亲属抚恤金,此项费用将根据员工个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向那些因工殉职员工生前主要经济来源且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进行支付;
最后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数额将参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来确定。
对于因工殉职的员工,其近亲可以依照以下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第一,丧葬补贴将以该地区前六个月内在职人员平均工资的标准予以计算并发放;
第二,供养亲属抚恤金将根据员工个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向那些因工殉职员工生前主要经济来源且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进行支付。
具体的支付标准为:
配偶每月可获得40%的抚恤金,其他亲属则按每人每月30%的标准分配,而对于孤寡老人或孤儿,他们每月的抚恤金还会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供养亲属的抚恤金总和不得超过因工殉职员工生前的工资水平。
至于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则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明确规定;
第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数额将参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来确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
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与分公司签合同只仲裁总公司吗?
与分公司签合同只能仲裁总公司,因为根据分公司的相关性质是不具备法律系统的,所以是无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这时只能对总公司提出仲裁裁决的要求,具体情况下应当根据实际的合同纠纷来认定。
10w+浏览
公司经营
网贷平台没输入具体借款金额会怎样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现行法例,单纯的网络贷款债务通常不视为违法行为,然而,若您在申请及使用该等服务期间进行了欺诈性活动,且所得金钱总额超过人民币3000元时,即可被判定触犯诈骗罪行,司法机构将启动刑事程序对其进行立案追诉。
此处所谓的“诈骗”,即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通过编造事实或掩盖真相等手段,以获取较大规模的私人财富的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诈骗公共或私人财产的行为,若涉及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
若涉及金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也需承担罚金;
而当涉及金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时,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惩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只能是哪种?
从公司的组织形式上看,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只有股份公司才有具备上市的基础条件因此,如果有限责任公司有上市的发展需要,首先进行的就是股份制改造,将有限责任公司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
10w+浏览
公司经营
新版行政复议法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行政复议乃是基于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在认为特定行政部门做出的行政决策触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后,依照法定程序向具备相应权力的行政机构提出申诉,随后由该行政机构依据相关法规对争议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及合理性双重审查,并据此作出裁决的一种制度安排以及具体实践活动。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机关实施的一种被动型行政行为,既具备行政监督的功能,又兼具行政救济和行政司法行为的特性和属性。
它对于有效监督和保障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同时也能切实保护广大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第三条
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三)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订行政复议决定;
(四)处理或者转送对本法第七条
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五)对行政机关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六)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快速解决“行政类”问题
当前619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领导为避税将工资打入员工账户是否违规
[律师回复] 解析:
通常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使用个人银行账户向员工发放薪资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其具体原因如下所述:
首先,根据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通常会明确规定,企业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负责向员工支付相应的薪酬福利待遇。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会选择通过公司银行账户为员工发放工资。
其次,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例如企业因特殊原因无法开设公司银行账户或者其他相关手续尚未办理完毕等,企业可能会选择暂时使用个人银行账户代替公司银行账户为员工发放工资。
但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财务制度和法律法规,确保工资发放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然而,若企业故意利用个人银行账户为员工发放工资,以逃避国家税收义务,则无疑将构成严重的违法行为,即所谓的“逃税”或“漏税”。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四条
工资支付主要包括:
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18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公司又成立个分公司如何签合同
公司又成立个分公司签合同需要总公司对外签订合同。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分公司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所以分公司是没有资格签订合同的,分公司合同由总公司签订合同。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江苏醉驾免予起诉新规具体内容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依照中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关于醉驾案件的起诉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程度不大,不应被视为犯罪行为;
第二,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
第三,得到特赦令的人将免去其所应承受的刑罚;
第四,基于刑法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行为,若未有人提出控告或控告被撤销;
第五,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身亡;
以及第六,其他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通常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取强制措施使其清醒过来,并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同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五年之内,该驾驶员将无法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75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