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 不得重复查封。市场监管部门不应对已经查封的厂房重新查封。 查封是行政主体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相对人财产流通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执法过程中适用查封措施, 一般是通过对相对人的财物予以查实封存, 以便作为证据或执行标的。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查封措施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二是采取查封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 三是查封对象可能是涉及违法行为的财物。查封是一种临时性的强制措施, 这种强制性措施是对权利的临时约束, 而不是对权利的最终处分, 具有非制裁性, 一般不以制裁违法为直接目的, 不以相对人违法为前提, 既可以针对违法的当事人作出也可以针对合法的当事人作出。 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由于不转移物的占有, 一般只是加贴封条, 实践中会产生重复查封的情况。而查封当事人的涉案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目的是控制涉案场所、设施和财物,防止证据毁损或者继续违法扩大危害。涉案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经依法由有关国家机关查封,就已经达到了对这些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实际控制,不会出现证据毁损或者继续违法扩大危害的可能,因此再次查封失去意义。这里的有关国家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其他行政执法机关以及监督机关。对查封、扣押的涉案财物的处理,需要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性质,需要实施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再办理有关移送或者移交手续。 在民事执行中, 查封是人民为限制债务人处分其财产而采用的一种强制措施。采取查封措施的目的在于保持债务人财产现状, 保障经过审判程序或其它程序确认的债权尽可能得到清偿, 是确保当事人合法权利实现的一条有效途径。可见, 民事执行查封与行政执行中的查封在性质与目的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民事执行中的查封是在债权债务已经确定的情况下, 为确保债权人债权实现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具有保证权利实现的功能。行政执行中的查封则是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未确定的前提下而对相对人的财产的临时限制,是行政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