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故意伤害罪与聚众斗殴罪的区别,故意伤害罪怎样认定

帮助5人 4.4w浏览 匿名 2020-09-02 四川成都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般来说,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在于侵犯客体的不同。
    刑事审判实践中,对一些群殴或互殴案件的定性,经常令到法官在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之间举棋不定,其原因在于这类案件的各个构成要件正处于两罪的交叉,致使法律适用的困难。
    查阅目前大量的注释类刑法书籍,没有发现关于区分两罪界限的便于操作的解释。比如,我们试图从主观方面去寻找些端倪:有观点认为聚众斗殴罪“一般是为了争霸一方抢占地盘,或者为了报复他人,或者为了寻求等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的犯罪动机。”还有观点认为“行为人在思想上已经丧失了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是非荣辱标准已被颠倒”,等等,都是把犯罪动机当作主观方面来表述。
    这些看法实质是执法者对行为人的心理评价,强调的是行为人在斗殴过程中对道德义务的认知。事实上,当我们结合具体案件去观察在斗殴目的支配之下的行为人,很难判断其斗殴当时的动机有多少成份是“伤害”,又有多少成份是“藐视国家法纪”。
    一般来说,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在于侵犯客体的不同,即,普通的斗殴行为,仅仅是侵犯一个或数个被害人个体的身体健康权和生命权,以故意伤害归罪而聚众前提下的斗殴行为,不仅侵犯被害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其聚众行为和斗殴行为还分别或共同侵犯了社会的公共秩序,因而刑法以聚众斗殴罪特殊规范。但是这种特殊的规范又不是贯以始终的,刑法第292条
    第二款规定,聚众斗殴罪在斗殴结果是轻伤或没有伤害结果时,比较故意伤害罪属于重罪,而当聚众斗殴结果致重伤和死亡时,又转化为故意伤害罪的第234条和第232条处罚。这种转化关系说明两罪并没有天然的界限,只是立法者的侧重不同:轻伤结果以下侧重保护公共秩序,重伤死亡结果时侧重保护人身权利。
    可见,聚众斗殴罪保护的是双重客体,故意伤害罪保护的是单一客体。不过要想借此作为司法审判中划界的圭臬,却无济于事的,因为通常的斗殴行为都必定对社会秩序造成不同程度的侵犯,某一具体的斗殴行为侵犯的究竟是单一客体还是双重客体,确实存在难以廓清的模糊地带。
    笔者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界限两罪,似有所帮助。
    一、比较两罪的主观方面。
    聚众斗殴罪中,斗殴双方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均存在非法侵害目的,也就是说,聚众斗殴罪要求被告人和被害人双方均有过错而故意伤害罪并不以此作为必要条件。此点,已经有学者注意到了:“斗殴行为中如果一方是非法侵害,一方为合法反击,只能认定为一般的共同违法或犯罪行为,而不能认定为聚众斗殴罪。”在实践中,可以根据斗殴双方是否蓄意报复、有无事先的斗殴准备和意思表示等来考察行为人双方是否具有非法侵害故意。
    故意伤害罪通常是仅有一方行为人具有非法侵害的目的,但也不排除双方均具有非法侵害目的的情形,这种时候,就需要从犯罪的客观方面进一步甄别了。
    二、比较两罪的客观方面。
    我们可以把聚众斗殴分解为聚众行为和斗殴行为,其中聚众行为是斗殴行为的预备行为,斗殴行为是本罪的实行行为,这两个行为中至少有一个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秩序:要么聚众行为的规模大,参与人数多直接侵害社会公共秩序要么斗殴行为的地点在公共场所、交通要道,斗殴持续时间长等也直接侵害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方面基本上是以单方的人身攻击行为为主,但是在某些群殴和互殴的情况下,也有聚众行为和斗殴行为,只是其规模小、程度弱,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害不明显。
    两罪最易混淆的原因也在于此:并非具备了聚众行为和斗殴行为就当然定聚众斗殴罪,关键要分别考察两种行为的危害程度。当行为人的聚众行为和斗殴行为的情节足够严重,符合刑法292条
    第一款所列举之要件,才足以从故意伤害罪升级到聚众斗殴罪。此点,其实正是聚众斗殴罪的立法原意所在。
    因此,通过上述两步分析方法,当且仅当斗殴双方的主观和客观方面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方面,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
    总之,根于成文法的规范基础,此罪和彼罪的界限出现模糊,实属正常。我们既要努力清晰界限,使刑罚的应用更加符合立法者原意,又要结合案件实际,在法律适用上保持适当的灵活。在采用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后仍然不能界限时,按故意伤害罪从一轻罪处罚是完全可以的。我们不可否认罪与罪之间确有无法明晰的区间,正如在刑事诉讼法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客观事实的难以发现一样。
    全文
    11 2020-09-0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0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故意伤害罪与聚众斗殴罪的区别,故意伤害罪怎样认定
一键咨询
  • 广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8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4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3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8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6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5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7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资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5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5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2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1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8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0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0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0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6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0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8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7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4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1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2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5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2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5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1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5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0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3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8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2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8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4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1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3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5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3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8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6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5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6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3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0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5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3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3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8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5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80****909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7****305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8****751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有何区别?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二者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犯罪动机。聚众斗殴罪中的伤害行为,虽然与故意伤害行为一样,都侵犯了他人身体健康,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伤害行为中,通常表现为为了称王称霸,充英雄好汉而惹事生非,与对方争个高低。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如何区分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二者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犯罪动机。凡是为了争霸“势力范围”,或者明确表示要打服对方,而行凶伤人的都是聚众斗殴中的伤人行为。而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行为,则往往是对自已或自己一方所认识的人,由于宿仇旧恨而起意伤害对方,它在事先具有明确的伤害对象和伤害故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故意伤害罪与聚众斗殴罪有何不同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二者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犯罪动机。凡是为了争霸“势力范围”,或者明确表示要打服对方,而行凶伤人的都是聚众斗殴中的伤人行为。而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行为,则往往是对自已或自己一方所认识的人,由于宿仇旧恨而起意伤害对方,它在事先具有明确的伤害对象和伤害故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吸罪受害人的款能退吗
[律师回复] 解析:
至于被害人所遭受损失的金钱是否能够得到全部或部分的追偿,这必须依据具体的案情来进行深入剖析。在涉及到非法吸纳公众存款的犯罪案件之中,对于被害人如何收回他们的损失,主要存在两种可选途径:
首先,如果公安机关在侦办该类案件的过程中已经成功地扣押了赃款,那么这些款项便可以直接由公安机关发放给受害者,或者在法院对相关刑事案件作出判决之后,再由法院将其返还给受害者;
其次,如果在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未能成功追回赃款赃物,那么受害者就需要通过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向被告人提出还款请求。在此情况下,如果赃款赃物在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并未得以追回,那么受害者也只能选择采用上述第二种方法来追讨自己的损失。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三十八条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属明确的,应当依法及时返还,但须经拍照、鉴定、估价,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被害人的领取手续附卷备查;
权属不明的,应当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后,按比例返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部分应予扣除。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75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有何区别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二者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犯罪动机。凡是为了争霸“势力范围”,或者明确表示要打服对方,而行凶伤人的都是聚众斗殴中的伤人行为。而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行为,则往往是对自已或自己一方所认识的人,由于宿仇旧恨而起意伤害对方,它在事先具有明确的伤害对象和伤害故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7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故意伤害罪与聚众斗殴罪有何区别
根本区别是犯罪动机。凡是为了争霸”势力范围”,或者明确表示要打服对方,而行凶伤人的都是聚众斗殴中的伤人行为。而其他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行为,则往往是对自已或自己一方所认识的人,由于宿仇旧恨而起意伤害对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