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员工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可否分次支付

帮助5人 3.7w浏览 匿名 2020-09-08 福建宁德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具体条款如下:
    第二十四条【合同解除】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六条【解除合同提前通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裁员】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全文
    10 2020-09-0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35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员工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可否分次支付
一键咨询
  • 167****47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8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8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8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5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3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6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3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1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7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3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5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4****34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8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0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7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2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4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2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4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0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8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5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6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1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3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2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6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7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1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7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5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2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7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0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8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3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2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5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0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6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1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3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8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3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8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0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2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4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88****191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1****330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8****673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经济补偿金要一次性支付吗
目前我国法律中并未直接规定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需要一次性支付。按照《劳动合同法》第55条的要求,只是要求在劳动者办结完工作交接手续的时候支付,但究竟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支付,这个其实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2024死亡赔偿的性质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这一核心议题,实质在于明确死亡赔偿金到底应对何种伤害进行补偿,这直接涉及到死亡赔偿金的确立、核算以及支付等相关环节。
就此重要课题,全球各地区法律法规在认识上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死亡赔偿金绝对不是对死者个人财产损失的补偿,而主要是以补偿形式针对那些与受害者逝者有关的部分家属给予经济援助。
然而,在具体的法理架构上,我们可以看到依照不同的立法规划,衍生出了两种观点,即“扶养丧失说”和“继承丧失说”。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经济补偿金是一次性支付吗
目前我国法律中并未直接规定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需要一次性支付。按照《劳动合同法》第55条的要求,只是要求在劳动者办结完工作交接手续的时候支付,但究竟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支付,这个其实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职务侵占罪公安局不予立案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若您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而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但未能得到立案调查的结果,以下是相关的法律处理方式供参考:
首先,您有权请求公安机关提供拒绝立案的详细解释及书面材料,以便明确是否存在实质性的立案障碍;
其次,如对公安机关的不立案决定或不立案原因持异议,请随时提交相应的复议申请,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再者,您还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对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进行调查。
人民检察院也将对此展开深入审查,若其认定该拒绝理由无充分依据,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执行立案程序。
此外,公安机关务必在接获此通知后立即着手立案工作。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一百一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一次性经济补偿金该怎么支付
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的工作年限,工作每满一年应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如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但未满一年的,则按照一年计算;如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则需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补偿金。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未成年团伙帮信罪怎样定性
[律师回复] 解析:
1.已经年满十四周岁但是尚未达到十八周岁的青少年如果触犯刑法,那么应该从轻或者减轻惩罚。
2.对于那些因为不满十六周岁而无法受到刑事制裁的少年,必须要求他们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加强教育和监管力度,在必要时,政府也有权将他们收容教养。
3.年龄满十六周岁并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如果涉嫌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会面临相应的刑罚。
关于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构成要素如下:
1)犯罪主体方面,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确知道自己正在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
3)侵害的客体为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客观方面行为具体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造谣多少次以上诽谤罪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某人恶意利用信息网络对他人进行肆意诽谤,且同一诽谤信息的实际被点击和浏览次数已经累积超过五千次,或者其被转发的次数也已累计超过五百次,则应被视为“情节严重”,从而构成诽谤罪。
此外,这一犯罪行为应归类至自诉案件范畴内。
对于情节特别严重者,相关部门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等轻微刑罚。
诽谤罪,顾名思义,是指某些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这些虚假的事实足以贬低他人的人格尊严,破坏他人的名誉声誉,并且情节严重。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退还所侵占的赃款,或者将涉案金额存放在公安局,那么他们申请取保候审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收到犯罪嫌疑人提出的取保候审申请时,他们必须在七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在取保候审期限结束之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有义务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还需通知保证人解除担保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经济补偿金是否必须一次性支付
目前我国法律中并未直接规定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需要一次性支付。按照《劳动合同法》第55条的要求,只是要求在劳动者办结完工作交接手续的时候支付,但究竟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支付,这个其实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二人九次盗窃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在二人盗窃犯罪案件中,由于涉及到共同犯罪的问题,因此其量刑标准需要依据具体的案情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此类犯罪将以盗窃罪名予以审判,从犯在量刑时将会参照主犯的情况,给予从轻、减轻甚至是免除处罚的待遇。
关于盗窃公私财物的价值判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以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金额,应分别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这些标准,对于数额较大的盗窃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
而对于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盗窃行为,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也会被处以罚金;
至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盗窃行为,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可能被处以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8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经济补偿金一定要一次性给付吗
目前我国法律中并未直接规定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需要一次性支付。按照《劳动合同法》第55条的要求,只是要求在劳动者办结完工作交接手续的时候支付,但究竟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支付,这个其实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诽谤几次属于诽谤罪吗判多少年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利用互联网恶意诽谤他人,且同一诽谤性言论实际被点击或浏览次数达到了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也超过了500次,便应视为“情节严重”,可能会触犯诽谤罪。
此外,此类案件通常属于自诉案件范畴。
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处罚。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达到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若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退回赃款,或者将款项交由公安机关保管,那么其申请取保候审的成功率将会相对较高。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在收到取保候审申请之后,必须在七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需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通知保证人解除担保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合同诈骗罪是不是经济犯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合同诈骗乃是经济犯罪领域中的一种犯罪形式。
具体来说,它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在签署或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欺骗手段来获取对方面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凡存在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即视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诈手段,骗取合同相对方财物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纳罚金;
倘若数额巨大或涉及其他严重情节者,则将面临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并处以罚金;
而对于那些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涉及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罪犯,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或者没收其个人财产:
(1)行为人以虚构的公司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的;
(3)行为人在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引诱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行为人在收取对方当事人所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之后逃逸的;
(5)行为人以其他各种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