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与故意伤害罪区别

帮助5人 4.5w浏览 匿名 2020-09-25 四川巴中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罪的情形
    1、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已经重伤,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为逃避罪责,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因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其主观心理状态已明显从交通肇事时的过失转变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希望和放任的故意,构成了故意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
    2、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挂附在车辆上,继续行驶极有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但为逃避罪责驾车拖挂被害人逃逸,从而致被害人死亡;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不经紧急救治极有可能死亡,而将其转移至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隐藏或遗弃,从而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肇事行为人这种拖挂和转移行为直接对被害人生命权益造成侵害,其主观心理状态已发生了质的转化,进而在新的罪过形式的支配下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以的方式构成故意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
    3、交通肇事后,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并未死亡,但为逃避罪责而倒车轧辗被害人或者将被害人转移至偏僻的地方掩埋,从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其主观心理状态已转化为积极希望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且积极实施了足以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实质行为,以作为的方式构成故意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
    二、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区别就一般情况讲,两罪并不难区分,但在碰遇故意未遂造成伤害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两种情况时,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内容。如果行为人无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伤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观上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伤害罪致死认定;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为没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也构成故意罪(未遂)。司法实践中,要认定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伤害还是,应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从行为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案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强度、作案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行为人作案前后的表现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全文
    6 2020-09-2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0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与故意伤害罪区别
一键咨询
  • 130****67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6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2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7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5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0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0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3****35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2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7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0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0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5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6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5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2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3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4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4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6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5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7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1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7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3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7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5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2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3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5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7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4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1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5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5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0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6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7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8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2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6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7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4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1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4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6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8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52****133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2****502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5****163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条件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又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怎么来认定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故意伤害罪意外事件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行为人因“非自愿性因素”所导致的情况,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甚至可能包含以上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1.受到了行为人无法预见的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比如在实施抢劫活动中,被害人采取了强烈且有效的抵抗措施,从而使得犯罪分子失去了继续进行侵犯的能力;
2.遭到了第三方人员的干预或执法机构的逮捕。例如,当杀人犯正准备挥舞手中的利刃进行残忍的杀害时,却被现场的其他目击者成功地夺走了凶器;
3.被害人采取了有效的逃脱策略。例如,当犯罪分子在实施杀人行为时已经对被害人造成了伤害,但仍然紧随其后试图继续行凶,然而被害人巧妙地躲避并及时向警方报案,最终使得犯罪分子未能得逞;
4.由于自然力量的作用而被迫终止。例如,当纵火犯刚刚点燃房屋后不久,恰巧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暴雨,使得火焰瞬间熄灭,从而使得犯罪计划未能顺利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交通肇事罪在哪些情形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
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已经重伤,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为逃避罪责,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因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其主观心理状态已明显从交通肇事时的过失转变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希望和放任的故意,构成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拘禁罪形态认定条件有几个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法律对非法拘禁罪的定义中,这一犯罪主要由以下四大要素构成:
首先是其主体要件,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具备哪些特定身份;
其次是犯罪的主观要件,即行为人在行为时所持有的心理状态及意图;
再次是犯罪的客体要件,即该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具体权益;
最后是犯罪的客观要件,即行为人实际实施的具体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
关于主体要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拘禁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国家公职人员和普通公民。
在主观要件方面,非法拘禁罪要求行为人在行为时有明确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但仍选择实施。
此外,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必须是单纯地希望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而非出于其他犯罪目的。若行为人仅仅为了其他犯罪目的而操纵他人自由,那将被视为违反其他法规,并面临相应的指控。
至于客体要件,非法拘禁罪所侵犯的权益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这意味着他人丧失按自身意愿来控制自己肢体活动的自由。
在客观要件方面,实质上,非法拘禁罪就是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到非法逮捕、拘留、监禁、扣押、绑架等人身自由受到直接限制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9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寻衅滋事罪中的故意杀人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吗?
寻衅滋事罪中的故意杀人是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只要在寻衅滋事中而造成他人的身体受到伤害,那么是可以按故意杀人罪来进行处罚,构成犯罪者就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交通肇事罪起诉几次
[律师回复] 解析:
在进行交通事故诉讼过程中,若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满,可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以下是关于交通事故起诉相关事项的详细介绍以及必须遵守的规定期限:
1.轻微交通事故的时效期从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此类事故往往事实清晰,受害者的财产损失较小且伤势较轻,事故认定书通常会在现场或五个工作日内制作完成并送达至当事人手中。自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的诉讼时效即开始计算。
2.当受害者身体遭受较为严重的伤害,需入院接受治疗,甚至可能需要后续治疗时,诉讼时效则应自治疗结束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若未达到残疾程度,则以治疗结束之日为起点;若已构成残疾,则以伤残评定之日为起点计算诉讼时效。
3.如果经过交警部门的调解,未能达成协议,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当事人,诉讼时效自当事人收到调解终结书之日起算。若调解未成功,公安机关未制作调解终结书,诉讼时效则应自调解失败之日起算。若调解成功,但当事人未按约定履行义务,诉讼时效则应自调解书中明确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若受害者已经死亡,诉讼时效则应自收到事故认定书之日起算。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72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寻衅滋事罪中的故意杀人能够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吗?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寻衅滋事罪中的故意杀人能够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吗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伤害罪民事多少年了案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故意伤害行为造成轻微伤害程度的案件,其诉讼时效设定为五年。
然而,对于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法律规定如下:
首先,若罪行的法定最高刑罚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则需经由五年的时间才能进行追诉;
其次,若司法判定的最高刑期介于五年至十年之间,那么此类案件需要度过十年的追诉期;
再次,若犯罪者所犯下的罪行法定最高刑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则此类案件需要度过十五年的追诉期;
最后,若罪行的法定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或死刑,则此类案件需要度过二十年的追诉期。若在二十年后仍认为有必要对该案进行追诉,则必须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
此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若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但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却未能依法予以立案处理,此时便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