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应该如何认定缔约过失责任

帮助5人 3.5w浏览 匿名 2020-09-27 江苏连云港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认定缔约过失责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来看:
    (一)缔约的一方必须有损害的事实。由于缔约一方有损失的事实,致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即应该承担缔约责任。换言之,没有损失,即无须承担责任。造成责任一般指财产损失,亦有人身损害。所谓财产损失,即由本人占有、使用、支配的财产因缔约—方违约而减少、灭失。所谓人身损害,即身体和精神方面。虽然身体和精神方面的损害不易被认定,但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精神上遭受损害,易影响身体健康,也可能产生经济损失。
    (二)缔约过失行为与经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缔约一方当事人的损失与缔约的另—方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必然有关系。反之,则不承担责任。在认定缔约过失责任时,必须确认损害事实,分清损害是否实际发生,是否合理。分清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司法实践中应对损害方可得的利益也予以考虑,以减少受害方的损失。
    (三)缔约人有过错。该过错行为分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表现为缔约一方存在恶意行为,而客观方面则表现为缔约一方非因本人原因但已造成缔约另一方的损失。在缔约过程中,无论是由于一方原因或另一方原因,或第三方的原因,缔约方均应为防止损失扩大,减少损失而努力,将损失减少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由于缔约双方的过错,均造成对方的损失,则在缔约责任中适用过失相抵原则。
    (四)缔约方的违法性。我们从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可以看出,如果一方或双方存在过意或过失地违反缔约责任中的任何一项义务,未尽到互相通知、保护、保密、注意等义务,或存在恶意磋商、欺诈、胁迫等过错行为的,也即只要有缔约过错行为,那么就要承担缔约责任。因此,缔约人的违法行为是构成缔约过失责任的必要条件。
    全文
    8 2020-09-27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58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应该如何认定缔约过失责任
一键咨询
  • 155****21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7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6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1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1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7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4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3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4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4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3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5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2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5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0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0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0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4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8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1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3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3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5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5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8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3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1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6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0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4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2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3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7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5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7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4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1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2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3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0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7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6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1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8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6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3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6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3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35****849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1****877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4****223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缔约过失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缔约过失的纠纷首先可以自己进行协商,如果能够协商统一意见,就不用进行起诉,如果不能协商统一意见,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当事人来承担责任并且赔偿自己本身所受到的损失。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认定有何规定
[律师回复] 解析:
依循刑法之规定,行为人滥用职务权利,实施非法受贿行为,是构成受贿罪之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一项极其关键和核心的内容。就具体方式而言,利用职务上优势可细分成以下两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性。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受贿案件都是借助于职务上所赋予的权力和便利条件来实现的。比如,那些负责管理物资调配、分配、销售以及采购等事务的人员,他们正是通过运用自己手中的调拨权、分配权、销售采购权等资源,以满足行贿者的需求,从而达到收取财物的目的。
其次,利用与职务相关联的便利条件。在实际案例中,行为人往往会借助于他人职务上的便利条件,这其中又包括了以下三种常见情形:
一是基于亲属关系;
二是基于个人私交;
三是基于职务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9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缔约过失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法律知识。针对缔约过失纠纷应该怎么处理?的问题,我们在下面的文章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此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取保候审失效时间是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取保候审期限的确定应视具体案情而定:
首先,假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且案件并未顺利审结,那么这一时期的取保候审期限便为法律所允许的最长期限。
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取保候审措施,其上限最多可达12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规定并非仅限于某单一阶段,而是在整个侦查、审查起诉乃至审判环节中都具有适用性,而且每个环节的取保候审期限均不得逾越12个月的法定限制。在此应当指出,在同一审理阶段内的取保候审期限是可以累积计算的;若由于各种原因,取保候审阶段跨越了诉讼程序,则需按照新的诉讼阶段重新开始计算。
其次,在取保候审期间,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不具备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或者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从而决定解除取保候审或者采取逮捕措施,那么这一时期的取保候审期限便应自决定取保候审之日起,直至相关机关正式解除取保候审或执行逮捕之日为止。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应该如何赔偿?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包括了返还财产;折价赔偿;赔偿损失和各司其责等几种赔偿的方式。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是发生在签订合同之前的,过失责任的话是过错要与实际损失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缔约过失合同、缔约过失责任认定原则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合同订立当事人一方因违背其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缔约人故意或过失违反先合同义务时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22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合同缔约过失该如何赔偿
合同缔约过失赔偿固有利益和信赖利益。固有利益赔偿的范围有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伙食费、后期康复的费用等。信赖利益赔偿的范围包括考察的费用、运输标的物的费用、缔约过失造成的损失、身体受伤害的治疗费用、支出缔约费用损失的利息。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合同诈骗罪金额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所明文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特指个人实施诈骗行为造成公私财产损失超过人民币一万元,或者单位实施诈骗行为导致的公私财产损失超过人民币十万元的情形;而对于“数额巨大”的判定标准,则特指个人实施诈骗行为造成的公私财产损失超过人民币五万元,或者单位实施诈骗行为导致的公私财产损失超过人民币五十万元的状况;同样地,《刑法》还定义了“数额特别巨大”的概念,即个人实施诈骗行为造成的公私财产损失超过人民币三十万元,或者单位实施诈骗行为导致的公私财产损失超过人民币二百万元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