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如何判定隐名股东的股份

帮助5人 3.9w浏览 #公司经营 匿名 2020-09-30 山东聊城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律图法律顾问团队
    律图法律顾问团队
    59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关于如何判定隐名股东的股份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怎样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份
    根据《公司法》、《公司法解释三》等法律规定,隐名股东要确认公司股权的,一般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隐名股东有充分证据证明已经实际出资或认缴出资。
    公司股权的确认,不能简单机械地适用股东名册、工商登记资料等,要充分考虑实际出资人的权益,一般来说,谁实际出资,谁就拥有最终的股权。
    2、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
    《公司法解释三》规定,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不予支持。换句话说,其他股东明知隐名股东存在的,也就是默认同意隐名股东持有股权,故应该认定隐名股东持有股权。
    3、公司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的。这是不少隐名股东确认股权的实质性条件,值得注意。
    4、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全文
    11 2020-09-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82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如何判定隐名股东的股份
一键咨询
  • 滨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1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1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3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7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7****48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3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1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7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2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5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8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4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7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7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4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1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8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8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2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1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5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4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7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2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5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3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6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2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3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6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3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4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0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1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0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7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8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0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1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1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1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1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4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8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5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1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4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0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4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77****807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0****745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4****586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份
可以证明隐名股东股份的证据材料包括出资协议,有证据能表明公司半数以上股东都知道隐名股东的存在,隐名股东和代持人之间签订的委托协议等这些证据材料都可以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份。但是,隐名股东的存在不能违反法律制度。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隐名股东身份如何认定?
隐名股东身份从是否与显名的股东有协议的约定、隐名股东是否出资、没有违法的行为等三个方面去认定。一般隐名的股东都不会参加公司的经营活动,都是由显明的股东来负责企业的运营及行使股东的权益。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如何认定隐名股东身份
隐名股东身份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与显名股东有明确的委托投资协议,记录投资关系并承担风险;协议内容需符合法律法规;隐名股东实际出资;公司半数以上股东知晓并认可其出资。符合这些条件,隐名股东身份方可确认。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如何认定隐名股东身份
隐名股东身份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与显名股东有明确的委托投资协议,记录投资关系并承担风险;协议内容需符合法律法规;隐名股东实际出资;公司半数以上股东知晓并认可其出资。符合这些条件,隐名股东身份方可确认。
10w+浏览
公司经营
诬告他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该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律师回复] 诬告他人侵害名誉权应负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当行为人正在通过诬告侵害他人名誉权时,受害人有权要求法院采取强制手段制止侵权行为。例如在一些名誉权纠纷案件中,若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法院可应原告要求责令被告停止相关行为,如停止传播诬告的不实信息等1。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不法行为人应为受害人恢复名誉,消除侵害名誉权的直接后果。恢复名誉的方式应与侵害方式相同,且在侵害发生的范围内进行。比如若在某个社交群组内诬告他人,那么应在该社交群组内澄清事实、恢复他人名誉1。
赔偿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财产损失可以是既有财产的损失或可得利益的损失,精神损失主要发生在自然人名誉权受侵害时。例如因他人诬告导致失去工作机会(可得利益损失),或者造成心理创伤(精神损失),侵权人需进行相应赔偿1。
赔礼道歉:不法行为人需向受害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如在名誉权纠纷案件中,被告可能被要求公开赔礼道歉,以消除对原告名誉造成的不良影响1。
刑事责任(情节严重时):若通过诬告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此类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不过,侮辱罪、诽谤罪是告诉的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诬告行为引发了社会动荡或者严重影响了国家形象等,就会被视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1。
治安处罚(情节较轻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34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如何认定隐名股东身份
隐名股东身份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与显名股东有明确的委托投资协议,记录投资关系并承担风险;协议内容需符合法律法规;隐名股东实际出资;公司半数以上股东知晓并认可其出资。符合这些条件,隐名股东身份方可确认。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