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司法实践中受贿罪有哪些证据便可以定罪?

帮助5人 4.3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20-10-08 广西梧州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诉讼分析师
    诉讼分析师
    25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罪证据标准的法律要求把握罪证据标准的法律要求,需在明确证明标准与证据标准的关系的基础上,从正确理解我国刑事构罪的证明标准着手,最终完成对罪证据标准的法律要求的正确把握。
    (一)证明标准与证据标准的关系及我国刑事构罪证明标准所谓证明标准,是指根据法律之规定,承担证明责任的人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2]从证明标准的概念可看出,一方面,证明标准决定证据标准,也就是说,有怎么样的证明标准就必须有怎么样的证据标准,另一方面,证明标准的达到必须通过证据标准来实现。有关我国刑事构罪证明标准,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如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29条对侦查终结的要求是:“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刑事诉讼法第141条对提起公诉的规定是:“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提起公诉。”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1项对有罪判决作出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包括侦查终结)后移送、提起公诉和作出有罪判决,在证明标准上是一致的,都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中的“证据确实”是对证据质的要求,“证据充分”是对证据量的要求。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我国学者用“定案证据查证属实”、“证据之间、证据与已证实的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证据锁链的闭合性”“结论的惟一性”这几个标准进行衡量,其实就是要求侦查、、审判人员在认定犯罪时要遵循“理性”的要求,而理性与真理并不等同,理性认识不一定能够完全符合案件的真实,因此,“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只能定位在“最大程度的盖然性”上面。[3]而所谓“最大程度的盖然性”,其含义用形象性语言表达就是一方提供的证据总量达到最大程度的可能性的状态,如果用数字来体现的话,笔者认为,这种“最大程度”应当确定在90%-95%之间。也许这种说法不一定科学,但其中的基本意思是明确的,那就是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观真实。
    (二)罪证据标准的法律要求及罪证据标准确立的可能性、必要性从证明标准决定证据标准,以及我国刑事构罪证明标准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我们可以得出,罪证据标准的法律要求也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构罪证明标准上的一致性,决定了构罪证据标准的要求上具有一致性,也就为确立统一的罪证据标准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已经知道,罪证据标准的法律要求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是,笔者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总体性的要求,而不是具有规范意义的,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要求,因为这个要求,并没有为判断主体对案件事实的主观认识设定明确的幅度和标准,虽然,为了解决可操作性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已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辅助性要求与标准,如不矛盾,相互印证,形成锁链,证明结论具有排他性、惟一性等等,但是,对于犯罪,这个具有自身独特证据特点与案件特点的特殊个体,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把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往往还是由承办人员,根据个人的法学知识和法律意识去掌握,这无疑增加了该类案件各诉讼阶段的分岐,影响了办案效果。因此,确立罪证据标准,十分必要,其必要性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有利于准确认定罪。罪证据标准有利于司法人员正确把握罪的特征,全面把握认定罪的证据链,抓住定罪的关键环节。从而保证认定罪的准确性。二是便于司法操作。罪证据标准可强化司法人员头脑中罪的犯罪构成观念,从而以强烈的刑法理念去收集、审查、判断证据。同时,也使司法人员的证据观念理性化,证据系统简明化,应用方法便易化,有利于提高认定罪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有利于统一认识。在认定犯罪过程中,侦查、、审判,由于诉讼环节与认识角度的不同,经常会出现异议与分歧,罪证据标准可使侦查、、审判对认定罪的证据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标准,从而保证案件的认定质量。
    全文
    11 2020-10-0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30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司法实践中受贿罪有哪些证据便可以定罪?
一键咨询
  • 玉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6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8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3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2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8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7****83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3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2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8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5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5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4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1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3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7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8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3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2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6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5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2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6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1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3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0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5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4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4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8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4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6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1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4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1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5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8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3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3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3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7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5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8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5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7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8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0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52****675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947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8****386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司法实践中,应该如何认定受贿罪
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
10w+浏览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对受贿罪做出认定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受贿罪利用职务之便受贿数额达多少构成犯罪
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受贿数额达5千元以上的就构成刑事犯罪,如果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但因为当事人的受贿行为给国家或社会利益造成的损失特别重大,强行索取财物的,也构成受贿罪,受贿罪的判刑标准跟受贿数额及犯罪情节有关。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实践当中村级贿选判刑吗
会判刑。贿选行为人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按照违法同时必然构成违纪的事实,在追究法律责任的同时,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实践当中村级贿选判刑吗,该问题的回答,具体如下文所述。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利用职务之便受贿罪如何认定
受贿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受贿罪的认定要点包括: 1.主体为国家公职人员,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等。 2.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包括直接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或者通过借他人职权为他人谋利。 3.谋利的内容包括不正当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如回扣、手续费、咨询费等。 4.实际收受财物,形式不限现金、实物,包括可以估价的财产性利益,如股票、债券、房产等。 5.受贿罪的既遂标准是行为人实际收受财物或者为他人谋取利益。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