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公司怎么主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帮助5人 3.2w浏览 匿名 2020-10-11 山西朔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关于公司怎么主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规范和限制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等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当事人双方主客观情况的变化或某种法定事由的出现,经双方协商或由当事人一方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与人的思想和身体密不可分,如:劳动者不想在用人单位工作,任何人都不能采取强制手段让其留下来,反之,如果通过一些手段把劳动者留下来,也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如果离开了原来的用人单位,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这无论是对劳动者本人,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如果制定较为合理的制度就可以很好地规范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行为,解决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解除合同带来的损害。
    (二)、赔偿责任和违约责任并举,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
      《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中第四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它赔偿费用。笔者认为,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同时,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并约定一方违约应给付另一方违约金及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用以补偿一方违约给另一方带来的损害。这样对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起到一个约束作用。因为劳动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种,这样约定也符合《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这样既可以使劳动者享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职业的权利,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又可以使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得以补偿。对双方当事人来说既公平又合理。
      
    (三)、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履行期间,以保证劳动合同的相对稳定性。
      为了保证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相对长的劳动期间,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定的劳动期间。这个期间可以根据工作性质来确定。针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可以约定比较长的工作期间。这样,对用人单位人才的流动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四)、确定符合实际的通知期限,维护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第30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不论何种岗位,这样笼统地把预告期规定为30日,是不合理的。比如说,企业的高级研究开发技术人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上的技术人员,这些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如打算离开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在这30日内,用人单位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专门人才替代他们。这样,就会对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影响,造成损失。而对普通岗位的劳动者来说,如找到新的岗位,但要等到经过预告期之后才能辞职,很可能就与新的工作失之交臂了。
      因此,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来规定不同的预告期。象高级研究开发技术人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等高级人才,他们单方解除合同的预告期应适当长一些,以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来挑选替代人员,避免造成企业措手不及,尽量把因企业替换人员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在最小限度内。而对普通岗位的劳动者来说,应缩短预告期,这样做便于劳动者及时更换新的工作岗位,并且原用人单位也会在很短时间内找到替代人选的。所以,我认为,应在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通知期限。那么,我认为,《劳动法》第30条应该将提前30日变为“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当然,法律还是应该对这个约定的提前通知期在一定范围内加以限制,以免用人单位钻空子,在订立合同时不合实际地提出了过长的提前通知期,而劳动者为得到工作,被迫迁就,反而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为了兼顾公平,我们不妨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约定的这个提前期最长期限加以限制,限制在三个月或六个月。这样,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条款才可以同时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五)、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各个用人单位都要遵守国家人才交流的规定,保证人才流动有序,不采取不正当手段“挖人才”。做到君子爱才,取之有道。从根源上限制“跳槽”的发生。
    全文
    14 2020-10-1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3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公司怎么主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一键咨询
  • 148****51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5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5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1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3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1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4****06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4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3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8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8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6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6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4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5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8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5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2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2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8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2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4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0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1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5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5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3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4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5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7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2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8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3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0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0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6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7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2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0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6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1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8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7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0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1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5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1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5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56****924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5****351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8****803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算开除吗?
解除劳动关系不属于开除。解除劳动合同,是终止劳动合同当事人之间劳动关系的手 段,属于劳动合同制度的内容。开除是对违反劳动纪律和 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的职工进行的行政处分;除名是行 政处理的一种方式。两者均属于企业职工奖惩制度的内容。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贪污罪的主体都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贪污罪的行为人属于一种特定性质的个体,他们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处于国家机构内部或在国有企业、公共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等组织中担任职务的公职人员;
第二类则是接受了国家机关、拥有国有资本的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负责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与运营的相关人员。
在上述两类人员中,所谓的“国家工作人员”其实是指专门在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构及其附属事业单位内担任公职的人员,同时也包括那些在国有企业、公共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等组织中从事公务相关工作的人员。
此外,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此基础上,还可能会派遣其员工前往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是社会团体从事公务活动。
最后,还有一些人员是依据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为实现公务目的而进行相应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
【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6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劳动者自己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吗?
劳动者自己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是可以的,只需要在法定的期限内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在我国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的,必须要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的,则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有自由选择权。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什么情况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什么情况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劳动者主动离职是合同解除吗?
劳动者主动离职就是属于合同解除,但主动离职的劳动者也是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进行解除合同,并且还要办理好手上的交接工作,只要用人单位同意之后,双方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29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劳动关系主体有哪些参与者
1.员工:员工,也称为农民工、雇员、 雇工、受雇人、 劳工。2.工会,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来代表劳动者(雇员)在就业组织和整个社会中的权益。3.雇主也称雇佣者。4.政府: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行为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在劳动关系的运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