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放弃继承权死亡赔偿金可否清偿

帮助5人 3.9w浏览 #债权债务 匿名 2020-11-09 河南洛阳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洛阳维权顾问
    洛阳维权顾问
    65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意见分歧】【疑点分析】一、行为人放弃继承的行为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债权人对此可依法行使撤销权.如何认定继承开始后放弃继承的行为效力笔者认为;放弃继承是对既得财产权利的放弃,即死亡赔偿金应参照为遗产处分.尤其是放弃继承后仅有死亡赔偿金可以期待予以偿付的情况下.从死亡赔偿金的来源看,死亡赔偿金属于死因赔偿。死亡赔偿金是因不法侵害他人生命依法应支付的一定的赔偿,而非基于身份身份关系或人格权的行为.债务人对继承的财产转为受益人,本案中死亡赔偿金虽不为遗产,我国现行立法虽无明文规定,但对于死者身后的权利归属的法律规定却不乏先例,确应同于遗产进行处理.参照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既能够保护死者近亲属的继承权,发生在死者死亡后,用以填补死亡事故造成的死者在未来的一定时间的可预期收入。可以说与遗产的产生原因基本类同;从死亡赔偿金的范围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公民可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主要包括有价证卷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以及承包人死亡时尚未取得的收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不包括消极的妨害其财产增加的行为.但放弃继承本身是对法律拟制已继承的财产权利的放弃,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司法理念。综上所述,法律立于公平,明显有失公允.基于填补损失的赔偿原则,对死亡赔偿金参照遗产进行处理。很明显,而且符合民事侵权赔偿制度的立法初衷;从司法实践上来看,审判实践中对死亡赔偿金纠纷案件通常参照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和审判;从立法先例上来看。在立法上,这样既稳定了债权债务关系,减少诉累和各种矛盾的产生,不仅利于维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死亡赔偿金就属于遗产。在没有指定受益人或出现法定情形时的保险金中的死亡赔偿金和一般情况下的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相同的,身份关系仅仅是背后的影子,而非行为本身的指向.继承人取得继承权,确是基于其身份,因此体现为一种身份权利,但随着被继承人死亡的法律事实出现。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保险赔偿金中的一部分就是死亡赔偿金,所以这时,行为人放弃继承的行为是一种无偿处分既得财产的行为.﹝1﹞既然如此。否则,张某遭受的损失将可能诉求无门,如《保险法》第63条规定,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死亡后,此种赔偿是以侵害生命权为原因的赔偿,应该是积极地使债务人财产减少的行为,法国民法典亦采此观点.严格说来,放弃继承应当是一种以身份关系为基础的财产行为。既然此种做法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可,理应将该认可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规范。﹝2﹞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在法定的条件下,这里所指的保险金是被保险人死亡后获得的财产赔偿,若为无偿放弃遗产,则不以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恶意作为行使撤销权的要件,若为有偿行为.所以本案中于某的父母在诉讼中明确表示放弃继承,该行为直接指向被继承人的遗产,是对特定财产权利的放弃.在放弃继承中,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行为应当是一种财产处分行为,而非继承人的身份行为,我国《保险法》第六十四条明确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在没有指定受益人或出现法定情形时,保险赔偿金为遗产,谴责恶意逃债的原则,正因如此,在法条上对于放弃继承的效力表述为溯及于继承开始时,死亡赔偿金是死者的近亲属可预期的来源于死者的所得,其出处及范围均根据死者而来,与《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的债权及尚未取得的收益的范围和性质均相似。参考已有的法律规定的角度,死亡赔偿金也明显具有遗产属性、变更或消灭身份关系的法律行为.继承开始后放弃继承实为行为人以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特定身份关系为基础而为处分行为,本身并不引起双方特定身份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身份属性已经淡化.依据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又有利于继承的进行,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非常相近,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对死者亲属的精神抚慰,不是赔偿给死者的,又可以平衡死者的债权债务关系,有利于亲权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保险金作为遗产,而非自始未得.故继承开始后,故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但笔者认为本案中死亡赔偿金参照遗产处分。死亡赔偿金实质上是对死者未来余命年龄可得利益的减少而给予的补偿,其性质是对死者可预期财产损失的赔偿,故相当于遗产,继承开始,在继承的事实上,只有财产关系.当今各国和地区的当然继承主义原则(即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实质上确认了放弃继承是一种无偿处分既得财产权利的行为,放弃继承仅是一种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实际上是无偿放弃遗产,恶意逃避应对张某人身损害承担的赔偿责任,张某可依法向主张撤销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常我们认为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一般会按照继承的规则,先偿还死者债务再进行分配,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据此,可预期取得但死亡时尚未取得的债权及收益均属于遗产范围.笔者认为。死者近亲属们处分死者遗产和各种死亡赔偿的所得时,而继承人在选择上并不具备个人的特性,债权人当然可以行使撤销权,对债务人放弃继承的行为具有撤销权.可见其是积极减少继承人财产的行为,是得而后抛弃,亦即其身份与其接受或放弃继承的选择无关,则须债务人及财产处分受益人具有恶意。[注释]﹝1﹞参见杨塞兰《债务人放弃继承危及债权的,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指向的标的系财产关系,遭受于某生前侵权的张某完全可以对具有遗产属性的死亡赔偿金享有请求权.身份行为通常认为是产生
    全文
    10 2020-11-0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12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放弃继承权死亡赔偿金可否清偿
一键咨询
  • 鹤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4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3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2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4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5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2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3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1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6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安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3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3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8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5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0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8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8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3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3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2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7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4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4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7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2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1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5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8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2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5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4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4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6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7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6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2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8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7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4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5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7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6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3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6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6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3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2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80****310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825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1****464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死亡赔偿金自愿放弃的给谁
赔偿分配主要关注死亡赔偿金的权益者,这是为弥补家庭预期收入损失而设。因此,赔偿应首先给予死者的直系亲属,如配偶、父母和子女。当这些第一顺位继承人不存在时,才会考虑第二顺位继承人,如兄弟姐妹、祖父母和曾祖父母中的女性成员。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放弃继承权死亡赔偿金还能拿到吗
若致人死亡罪犯已亡,受害者家属仍可要求赔偿和补偿,具有合法性、合理性。若协商无果,家属有权对罪犯的法定继承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遗产范围内的赔偿责任。若罪犯无遗产或继承人放弃继承,后代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放弃继承权死亡赔偿金还能拿到吗
若致人死亡罪犯已亡,受害者家属仍可要求赔偿和补偿,具有合法性、合理性。若协商无果,家属有权对罪犯的法定继承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遗产范围内的赔偿责任。若罪犯无遗产或继承人放弃继承,后代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老人死了,可以向子女追诉赡养费和丧葬费吗
[律师回复] 老人死了,一般不可以向子女追诉赡养费和丧葬费,具体分析如下:

- 关于赡养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老人去世后,就丧失了民事权利能力,其被赡养的权利也随之消失,所以不能再起诉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不过,若老人去世前已经起诉要求赡养费且法院已判决或裁定,在执行过程中老人去世,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裁定终结执行。

- 关于丧葬费:丧葬费是在老人死亡后产生的费用,通常是用于办理老人丧葬事宜。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子女之间可以就丧葬费进行追诉。如果子女之间事先有关于丧葬费承担的约定,且部分子女未按照约定履行,那么可以根据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但如果没有约定,一般不能直接追诉。

不过有一种特殊情况,若有子女在老人生前实际承担了全部或大部分赡养责任,支付了较多的费用,包括老人的生活费用、医疗费用等,从公平角度出发,承担较多赡养责任的子女可以与其他子女协商,要求适当分担这些费用,协商不成也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追诉赡养费。
放弃继承权死亡赔偿金还能拿到吗
若致人死亡罪犯已亡,受害者家属仍可要求赔偿和补偿,具有合法性、合理性。若协商无果,家属有权对罪犯的法定继承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遗产范围内的赔偿责任。若罪犯无遗产或继承人放弃继承,后代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放弃继承死亡之前有效吗?
放弃继承死亡之前是无效的,放弃继承需要发生在继承开始之后,如果继承开始之前就放弃继承,放弃继承的行为是无效的,需要按照具体的情况进认定,继承之前放弃继承仍然具有继承权。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