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哪些情形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帮助5人 4.4w浏览 匿名 2020-11-13 四川成都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答如下, 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离开现场的,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
    肇事逃逸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
    第二条
    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全文
    12 2020-11-13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78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哪些情形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一键咨询
  • 151****58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8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2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0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8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3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5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3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2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7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4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1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0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7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5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6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5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8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5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2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3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3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1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7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6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1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5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3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4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3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0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1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1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2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5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4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7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7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5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5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0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8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1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8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2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1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5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平谷区134****916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海淀区134****665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朝阳区181****967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哪些情形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情形包括: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单位构成挪用资金罪主体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法律定义上,作为法人组织的单位不被视为挪用资金罪的法定主体。此项罪行的施行者应为注册设立的公司或各类企业机构的员工,亦或是其他相应的社会团体人士。然而,应注意的是,单位本身并没有被赋予成为挪用资金罪的主体资格;但是,若单位内部的员工从事了挪用资金的非法活动,那么这名员工将被视为直接罪责承担者,从而构成挪用资金罪。假设情况属于单位对资金进行的挪用行为,则其有可能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法律问题,例如涉嫌犯下挪用公款罪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哪些情形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主要有以下情形: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不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形有哪些
除了哪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外,交管部门还对哪些行为不构成肇事逃逸做出了规定: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等。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哪些情形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并未反悔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1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不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形有哪些
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的;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车祸对方肇事逃逸,有人发现受伤人把他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并且通知他的家属,老人是从后面被撞当时他不知道,也是路过人看见,后来家属把老人安顿好才报警的
[律师回复] 回答:
根据您的描述,车祸对方肇事逃逸,受伤老人被路人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并通知家属,家属安顿好老人后才报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务分析,肇事逃逸行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家属应尽快报警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以便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

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年版)》第五章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您提到的情况中,路人发现受伤老人并将其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已经履行了救助义务,但家属应尽快报警,以便公安机关及时介入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因此,家属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获得部分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17)》第六章第三节第四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询问案件侦办情况的,除依法不应当公开的内容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并做好记录。因此,家属在报警后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了解案件进展情况。

根据实务分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肇事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实际案例中,如【(2021)粤51民终109号】案件中,法院认定肇事者在事故后虽未保护现场,但其行为是为了送伤者就医,并不构成逃逸。因此,肇事者的行为是否构成逃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后未履行救助义务,且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则构成肇事逃逸。

综上所述,家属应尽快报警,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以便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同时,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获得部分赔偿。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29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