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如何让企业员工防止泄露个人隐私?

帮助5人 3.7w浏览 匿名 2020-12-04 四川凉山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答如下, 近年来,国内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时有发生。其中企业内部雇员以人才流动为由、带走企业秘密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对企业威胁和危害最大的,则是企业高级负责人如总经理等携商业秘密"跳槽"的行为。由于这些人常常对企业的经营和技术情况了如指掌,职工在"跳槽"后由于自身的"便利"和业务的需要,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使用原就职企业的商业秘密,"跳槽"纠纷也多由此而起。
    首先,企业应尽量缩小涉密范围,把接近商业秘密的人和区域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并把相互牵制制度引入到商业秘密的保密工作中;对于一些重大秘密应尽可能将其关键部分进行分解,使每一涉密者只能接触到秘密的其中一部分。
    其次,企业应通过与职工签订各种保密协议(含保密条款)的方式来保护自身的商业机密。当职工违反保密义务,将企业的商业秘密泄露给他人时,企业可以依据该保密合同,请求行政或司法救济。保密合同是一个安全保证,但如果你和各种各样的代理商、合作者、客户和雇员氦顶份雇莓概逢谁抚京签订了保密合同,那很可能你根本就没可能查出是谁走漏了消息。最不可靠的是与应聘人签订的合同,如果你没有雇用他们,他们就会到其它公司去工作。除非你已决定雇用他们,否则不要给他们详细的产品资料。签订"保密合同"无疑是个智举,企业自觉地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对职工进行约束和监督,而其他企业在接收"跳槽"职工之前,也不得不三思。关于这类合同有两种形式:
    1、不披露协议。明文规范员工在受雇期间的任何发明都属于企业所有。职工无论在受雇期间或离职后,不得违约泄露或使用企业的商业秘密。这里,构成商业秘密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一是它属于秘密的范畴,不为公众所知。凡是通过公开渠道出版的书籍和产品展销会上散发资料等获得的信息,即使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都不能作为商业秘密;二是它必须具有实用性,能带来经济利益;三是企业必须采取保密措施,防止外人获取这种信息。即秘密性、价值性和合理的保密措施,三者缺一不可。
    2、不竞争协议(竞业限制合同)。它是指企业为保护其商业机密,在劳动合同或科技保密合同中,与职工约定在其劳务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以任何形式受雇或从事与前雇主有竞争关系的业务的合同。在中国,很多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及企业,如IT行业,员工在就职时与公司签订竞业限制合同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竞业限制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企业要确实拥有特定的商业秘密,并在竞业限制合同中标明范围,而不是泛泛地约定员工在离职之后一概不得从事同种行业。如果竞业限制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或是保密合同的一部分,那么应当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合同中标明商业秘密的范围。如果没有真正的商业秘密,而是把一般的商业信息、知识技能和经验作为商业秘密,要求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合同,这种合同是无效的,对员工不具有约束力。
    其次,竞业限制合同是企业与特定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之间签订的。需与企业签订竞业限制合同的通常包括下列人员:

    1)高级研究开发人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

    2)一般技术支持人员和关键岗位的技术工人;

    3)市场计划、销售人员;

    4)财会人员、秘书人员、保安人员等。对于不知道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不能与之订立竞业限制合同。第三,竞业禁止的区域和行业种类。应当明确约定离职者在什么区域内不得开展与原企业竞争的业务或受雇于竞争对手。区域的大小一般与原企业的业务影响区域以及市场份额等因素相关。合同中应当结合本企业拥有商业秘密的范围,约定离职者不得利用在原企业掌握的商业秘密从事此行业的不正当竞争业务。企业任意扩大竞业限制区域或一概规定不得从事同行业的合同条款是无效条款,因为这会构成对劳动者择业自主权的侵犯。如果离职者在原企业供职过程中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仍限制其离职后不得在相同或相关行业任职,同样构成对劳动者择业自主权的侵犯。第四,员工离职后竞业禁止的期限。一般而言,竞业限制的期限应当取决于该商业秘密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持续的时间和员工掌握该商业秘密的程度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当然,商业秘密的类型和性质不同,其保密期限也应当是不同的。第五,对价的补偿性。企业同其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合同,必须给予员工一定补偿。离职员工承担保守原企业商业秘密、不与原企业竞争的义务,同时应享有获取一定经济报酬的权利。离职员工如果得不到相应的补偿,择业自主权利又受到竞业限制合同的限制,双重的不利势必影响其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不能以损害离职员工的生存权为代价。第六,必须明确违约责任。比如,当事人可事先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幅度,可以预先约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可以设定免责条款免除将来可能发生的责任。
    全文
    10 2020-12-0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69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如何让企业员工防止泄露个人隐私?
一键咨询
  • 165****52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4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0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7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4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8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2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3****06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7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0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3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4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0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5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3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4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6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3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6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7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1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3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7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8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6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1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8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1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1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2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8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7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2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7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8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3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7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6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1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8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6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7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0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4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5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4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2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8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0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4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徐州188****656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648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8****208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派出所可以泄露隐私吗?
派出所不可以泄露隐私。国家的相关机关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获得当事人的隐私后,应当为当事人进行保密,不可以将知道的隐私泄露或者告知他人,国家相关机关将他人的隐私泄露出去的,属于违法行为,需要对当事人进行赔偿,严重的,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报警能处理隐私泄露吗?
泄露隐私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可以报警处理,如果仅仅是隐私泄露警察是不会立案的。在泄露隐私后要及时采用补救措施,可以通过更改账号、密码等措施,提醒身边好友防止被骗,做好预防。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泄露别人隐私判刑几年
泄露别人隐私在一定情形下才构成犯罪。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男方把跟女方的隐私聊天内容公开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公共场合揭示他人隐私无疑构成侵犯名誉权以及隐私权的严重不当行为,可选择通过向警方报案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亦可以通过法律诉讼途径,向相关责任人提出以赔礼道歉及索偿直接经济损失为主要诉求的合法请求。根据我国《民法典》中对此类情况的明文规定,除非法律另有特别规定或权利人已明确书面表示同意,否则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以以下手段非法侵犯他人的个人生活安宁权:
(1)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多种现代化通讯媒介及其衍生形式进行无理骚扰;
(2)擅自闯入、拍摄、窥探他人住宅、宾馆房间等私人领域;
(3)未经许可对他人的私密活动进行拍摄、窥视、窃听、公开等行为;
(4)对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进行拍摄、窥视等行为;
(5)擅自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采取其他任何可能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56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泄露别人隐私判刑几年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泄露别人隐私判刑几年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信息披露违规立案退市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涉及到信息披露违规的行为,未必必然导致公司股票被退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若信息披露责任主体未能按照法定要求和标准履行其信息披露职责,监管部门将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包括责令其立即纠正错误,给予公开警告,同时处以人民币五十万元至五百万元之间的罚款。而对于那些在披露过程中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严重问题的企业,监管部门也将依法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包括责令其立即改正错误,给予公开警告,同时处以人民币一百万元至一千万元之间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
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本法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上述违法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发生上述情形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364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