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想向大家了解一下,专利侵权的抗辩理由的相关内容是怎样规定的?我因为专利侵权提起诉讼,现在想准备一份抗辩的相关内容,所以问问。

帮助15人 3.3w浏览 匿名 2017-03-06 江苏镇江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3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3项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果你对于专利侵权的抗辩理由有什么疑问,建议向专业人士咨询。
    全文
    14 2017-03-06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就您的描述来看,目前的情况对您较为不利。您在2010年时与您大伯重新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的交易价格为40万元,您大伯可以主张是对原买卖合同的变更,要求您按40万元支付房屋价款。但由于债权的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您大伯5年来都没有催您付款,因此您可以以您大伯主张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但只要您大伯有证据可以证明诉讼时效中断过,则您的主张就会存在风险。上述内容是对于专利侵权的抗辩理由的拓展内容,望采纳。
    全文
    10 2017-03-06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对于专利侵权的抗辩理由,具体内容如下;
    1、专利无效宣告
    2、等同侵权的抗辩事由
    (1)运用禁止后悔原则进行抗辩
    (2)自由公知技术抗辩
    3、法定不视为专利侵权的情形
    (1)在先使用权的享有
    (2)专利权用尽  
    (3)临时过境保护
    (4)非生产经营性使用
    4、不经许可但应付费的情形
    5、合法使用权的抗辩
    (1)以委托开发合同为由进行抗辩
    (2)以合作开发合同为由进行抗辩
    (3)以使用许可合同为由进行抗辩
    (4)以享有专利权为由进行抗辩
    6、其他抗辩形式
    (1)、专利权丧失又恢复时他人的使用权
    (2)、对现有被控侵权物的改型
    (3)、权利冲突抗辩
    (4)、全面覆盖原则抗辩
    全文
    9 2017-03-0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34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专利侵权的抗辩理由的相关内容是怎样的?
一键咨询
  •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3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2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4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5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8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8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5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6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1****01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2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7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2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3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0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1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8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2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8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6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3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1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8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7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8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8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5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1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5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8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3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8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6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4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0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6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4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7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6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7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1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0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7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2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7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7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8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2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5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5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6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78****880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7****942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4****740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专利侵权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被诉侵权人可以以专利权过保护期、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专利权不符合专利授权条件,在答辩期内向国家专利复审委请求宣告专利无效,同时请求法院中止案件审理。
10w+浏览
知识产权
告职务侵占罪需要什么资料
[律师回复] 解析:
企业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某员工具有职务侵占犯罪行为的嫌疑,便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请求对此类违法行为进行缉拿处理。在此过程中,相关自然人在向公安机关就员工职务侵占罪提起案件举报时,务必提供以下列明之证据材料:
首先,提供能够证明所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以及经营范围等信息的合法性资料,比如营业执照、上级管理部门的审批文书等;
其次,提供能够证明涉嫌人员为本单位员工的身份证明文件,例如聘用书、劳动合同、任职通知、工作证件、薪资发放记录、员工个人简历、两金缴纳证明等等;
最后一步,便是详细披露涉嫌人员实施侵占单位财产、挪用单位资金行为的具体事实和金额认定的依据,包括涉及案件的发票、单据、银行取款凭证、转账记录,以及财务账簿中包含相关信息的相关页面等材料的原始件以及复制件。以上三个方面可谓是检察院在进行职务侵占罪刑事申诉、立案审查过程中所必需的基本材料,经由检察院对案件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并确定仍需要补充哪些证据材料后,若达到其设定标准,方可正式启动立案侦查程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0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职务侵占罪公司需要承担责任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如果公安机关已经依法介入调查或已经对相关人员提起诉讼,那么即便是该公司不再追求责任,公安机关仍然有权依法采取行动进行调查和追责。这是由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职权所决定的,他们拥有独立的办案权,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公安机关一定会坚持追责到底,因此,您可以尝试与公安机关进行有效的沟通,或者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来妥善处理此事。
其次,需要明确的是,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必须经过公安机关的深入侦查、人民检察院的严格审查起诉以及人民法院的公正审判之后,才能最终确定是否应该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由于它并非自诉案件,所以即使在刑事立案后,涉事人员已经归还了所有赃款,且该公司也出具了谅解书表示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但是这并不足以影响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追责的决心。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也可能会根据具体案情,结合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出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决定或判决等。但是,这并不等同于被害人的谅解就可以免除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最后,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专利侵权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1、专利无效抗辩。2、非生产经营目的抗辩。3、禁止反悔原则抗辩。4、滥用专利权抗辩。5、现有技术抗辩。6、先用权抗辩。7、合法来源抗辩。8、不视为侵权的行为。
10w+浏览
知识产权
职务侵占罪如何抗辩的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职务侵占罪之辩护策略,可以采取以下五种主要辩护策略:
第一,主张辩护人不具备该罪名所要求的犯罪主体资格,以此进行无罪辩护或者减轻其罪责的辩护;
第二,主张被告人在主观上并未存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意图,以此进行无罪辩护或者减轻其罪责的辩护;
第三,主张被告人侵害的并非本单位财物,以此进行无罪辩护或者减轻其罪责的辩护;
第四,主张被告人并未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侵占行为,以此进行无罪辩护或者减轻其罪责的辩护;
第五,主张被告人并未实际实施侵占行为,以此进行无罪辩护或者减轻其罪责的辩护。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5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专利侵权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1、专利无效抗辩,在答辩期内向国家专利复审委请求宣告专利无效,同时请求法院中止案件审理。2、非生产经营目的抗辩。3、禁止反悔原则抗辩。4、捐献规则抗辩。5、现有技术抗辩。6、先用权抗辩。7、合同许可抗辩。8、诉讼时效抗辩。9、合法来源抗辩。
10w+浏览
知识产权
北京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如何确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职务侵占罪量刑起点及基准刑的确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务侵占数额达到六万元以上时,应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的范围内进行量刑起点的设定。在此基础上,若数额每增加两万元,则需相应地增加一个月的刑期以确定基准刑。而对于职务侵占数额高达百万元的情况,其量刑起点应设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的幅度之内。若数额未满九百万元,则每增加十五万元,便需增加一个月的刑期来确定基准刑。
然而,当数额超过九百万元时,超出部分每增加三十万元,也需要增加一个月的刑期来确定基准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恶意侵占罪公安局立案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若涉及到职务侵占罪这一行为,且不当占有公司或企业财产的数额达到了五千元人民币的阈值,便已触犯了法定的立案标准。在此种情况下,相关司法部门有权利对其立案侦查,并依照法律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量刑标准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不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决定》第十条
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决定》第十条
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用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实施《决定》第十条
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专利侵权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1、专利无效抗辩。2、非生产经营目的抗辩。3、禁止反悔原则抗辩。4、滥用专利权抗辩。5、现有技术抗辩。5、现有技术抗辩。6、先用权抗辩7、合法来源抗辩。被控侵权人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属于侵犯专利权,但是不承担赔偿责任。
10w+浏览
知识产权
河南个人侵占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任何一方向他人代为妥善保管的财物进行非法占有,那么此行为就构成了侵占罪。若被非法占有之物的价值达到五千元人民币时,就符合了数额较大标准,也就可据此进行刑事案件的立案与追究。但是,如果存在有人利用自身职务上所拥有的便利条件,对其所在单位的财产进行非法侵占的情况,那么这就涉及到了职务侵占罪。在此种情形下,若侵占财物的数额达到了一万元人民币,同样也满足了数额较大标准,便可依法进行刑事案件的立案与追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若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而对于那些数额巨大的犯罪分子,则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可能被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81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专利侵权的抗辩理由包括什么
1、专利无效抗辩,在答辩期内向国家专利复审委请求宣告专利无效,同时请求法院中止案件审理。2、非生产经营目的抗辩。3、禁止反悔原则抗辩。4、捐献规则抗辩。5、现有技术抗辩。6、先用权抗辩。7、合同许可抗辩。8、诉讼时效抗辩。9、合法来源抗辩。
10w+浏览
知识产权
侵占赌资的构成侵占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侵占罪,即所谓“不当得利”之范畴,它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财产权的犯罪行为。此种犯罪行为是基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将原本由他人实际保管的财务或者是被遗忘掉的物品,甚至是埋藏在地下的物品,非法地据为己有的方式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犯罪者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并且拒绝将所侵占的财物归还给原主人,才能够构成犯罪。
侵犯财产罪,则是指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公共财产或者个人财产,或者故意破坏公共财产的犯罪行为。这类犯罪的本质在于对社会主义财产关系的侵害,其中包括了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关系,同时也涵盖了公民私人合法拥有的财产关系。
在侵犯财产罪的认定过程中,财产的数额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衡量标准,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除了要考虑到财产的数额之外,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其他具体情节,例如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全面而准确的判断,进而确定适当的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侵犯财产罪的客体是社会主义财产关系,这其中包括了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关系,以及公民私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关系。这种财产关系的物质表现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财物。
然而,无主物并不属于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
此外,虽然贪污的赃款赃物、走私的物品、赌场上的赌资等都是犯罪分子的非法所得或者是用于犯罪活动的财物,但是这些财物仍然具有其原始的合法所有人,或者应该由相关的国家机关依法予以没收并归公处理。因此,即使是这些财物,也不能够被非法地侵犯(比如通过抢劫、盗窃等方式),所以它们仍然可以作为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五条
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2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职务侵占罪的赃款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1.对于司法机关而言,其有权依照法律程序对违法所得进行追缴,且这些违法所得一旦被追缴之后,若属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须依法对其进行返还赔偿;
2.对于犯罪分子而言,其违法所得的所有财物,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应被视为追缴对象或责令退赔之物;而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则应立即归还给他们;
至于违禁品以及用于犯罪活动的个人财物,则应予以没收。
值得注意的是,没收的财物与罚金,均需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擅自挪用或自行处理;
3.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在客观方面,本罪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必须是利用自身职务上的便利;
其次,必须存在侵占行为;
最后,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仅仅存在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并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那么也无法构成职务侵占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最新的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职务侵占罪的明确立案标准主要体现在其犯罪对象——本单位财物的价值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职务侵占过程中将本单位财产非法占有并占为己有的数额必须达到人民币6万元以上方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职务侵占罪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犯罪,特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合法组织内部的员工,利用自己职务上所具备的便利条件,以非正常手段侵吞、盗窃或骗取等方式,将所在单位的财产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进行非法活动”情形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情节严重”以及“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第七条、第八条第一款关于行贿罪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