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网络诽谤罪如何认定?怎么判刑?

帮助5人 4.9w浏览 匿名 2021-03-25 广西河池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在网络诽谤中,诽谤成立的要素之
    一,就是看诽谤者所选择的传达信息的方式是否属正常的、能够阻止
    第三人的接触的途径。
    我们可以假设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发出信息者所选择的途径是电子邮件,收件地址仅为某一人所知,是纯粹的私人邮箱;
    第二种情况也选择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但收件地址却可以为数个人,这可能是某个组织的人所共同拥有邮件址;第三种情况是制作成网页,可以供人们浏览等等。
    根据一般的法律判断,上述第二种或第三种传播方式就有可能构成诽谤,而第一种情况就不构成诽谤:
    在第一种情况下,即使可能收件人本人没有看到,而其亲属好奇打开信箱查看到了诽谤内容,也不构成诽谤,因为信息传播者的目标对象仅为收信人本人,其它情况是其不可预见的,所以其主观上不存在要将诽谤内容向除目标对象以外的第三人传播的意图。
    而对于第二种情况来说,可能信息传播者会以不知道电子邮件址是一人拥有还是数人拥有为自己辩护,如此的话就要看其在当时所拥有的信息条件下,可以预见到什么程度。如果有事实证明诽谤信息传播明知这个邮件址是为数人拥有,就可认为是意图将信息公布于众。
    对于第三种情况来说,只要是将诽谤内容放在网页上,无论信息传播者如何辩驳其网页无人浏览,都必然构成诽谤。
    所以,无论是在电子邮件、公告板、清谈室或网页上闲谈、发表正式的言论,甚至放置照片、漫画、、声响等,都可能成为诽谤的源头。
    全文
    12 2021-03-2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9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网络诽谤罪如何认定?怎么判刑?
一键咨询
  • 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8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5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0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2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8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2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玉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1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0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4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1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4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6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8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6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4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2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4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6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0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0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0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6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1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4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3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0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6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3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6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4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8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1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1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4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1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3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2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6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7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7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0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8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1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7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8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7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5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3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88****116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4****719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6****991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网络诽谤罪怎么认定?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网络诽谤罪怎么认定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轻微诽谤罪怎么确认
[律师回复] 解析:
诽谤罪,乃指故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事实,足以贬低他人的人格形象,毁损其名誉地位,情节严重者方能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此罪构成需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首先,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捏造事实的行为,也就是说,所诽谤的对象完全是未经证实、毫无根据的虚构之事。
若所传播之信息并非凭空捏造而来,而确有其事,纵然该事实可能对他人的尊严与声誉有所损伤,亦不能算作本罪。
第二,行为人必须将捏造之事进行传播,这种传播应当是在社会大众面前公布出去。
传播的形式可分为言语和文字两类,其中言语传播以口头强调为主,而文字则包括使用大幅海报、小幅传单、图片、报纸杂志、书籍、书信等媒介来传播。
第三,诽谤行为应指向具体的个人,无需直呼其名,只需从恶意攻击的内容中推断受害者身份即可。
最后,只有当诽谤行为达到极端恶劣的程度时,方可构成本罪。
所谓极端恶劣,通常包括屡次捏造事实进行诽谤,导致受害者人格与名誉遭受严重侵害,或者通过捏造事实诽谤引发社区居民的强烈反感以及对受害者或其他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甚至导致受害者精神失常或自杀等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83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网络诽谤是否构成诽谤罪
[律师回复] 解析:
是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进行恶意中伤,给他人带来严重不良影响,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甚至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
其中,情节特别恶劣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者,则可能面临最长三年的有期徒刑,以及最短一个月的管制处罚。
1.必须存在侵害行为。
这意味着,行为人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发布、转发等方式,传播了具有贬低、污蔑性质的文字、图像或言论,从而对特定个体的声誉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2.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存在过错。
这种过错可以分为故意与过失两种类型。
如果行为人明知其所传播的内容必定或极有可能对他人的名誉产生负面影响,但仍然抱持着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的心态,那么就属于故意侵权。
反之,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疏忽大意未能做到,或者虽已有所察觉,但过于自信能够避免损害后果的发生,最终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情况,则应视为过失侵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网络诽谤罪如何认定?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网络诽谤罪如何认定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集资诈骗罪认定条件有几个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集资诈骗罪的定义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该罪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下所述:
首先,行为人在集资募集到资金以后,并未将其用于企业或创业项目的实际运作和发展,或者即使投入运营,但与其筹集到的资金规模相比较,其投资回报率极为低下,最终导致集资者无法如期偿还资金,这属于典型的刑事犯罪行为;
其次,行为人对集资所得款项肆意挥霍,导致集资款无法按期归还,这种行为同样构成了集资诈骗罪;
再次,行为人携带着集资款潜逃,逃避返还资金,这也是集资诈骗罪的常见表现形式之一;
此外,行为人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例如赌博、吸毒等,这也被视为集资诈骗罪的一种表现形式;
最后,行为人通过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等方式,逃避返还资金,这同样构成了集资诈骗罪。
除此之外,行为人故意隐瞒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以及隐匿、销毁账目,或者采取虚假破产、虚假倒闭等手段,逃避返还资金,这些都属于集资诈骗罪的表现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危险驾驶罪挪车的认定标准有几种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危险驾驶罪的认定标准,主要涉及在道路环境中驾驶机动车辆,若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则需承担刑事责任,包括被判处短期监禁和罚款:
1、实施了激烈且异常的追逐行为;
2、在酒精或药物影响下驾驶机动车;
3、在从事校车服务或旅客运输过程中,严重超出额定乘客承载量,或者严重超过规定速度行驶;
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如果机动车所有者或驾驶员存在上述两种行为,并且同时构成犯罪,那么将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网络诽谤怎么找诽谤人?
按相关规定,如果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侮辱、诽谤刑事犯罪情形,你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追究作出侮辱、诽谤行为的人的刑事责任。法院自会找到诽谤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认定合同诈骗罪的五个条件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犯罪客体上看,该罪侵犯的是兼具复杂性的多重法益,既包括国家对于各类经济合同实务的法律监管秩序之维护,也涵盖了公民私人与机关法人的财产所有权权益;
其次,从犯罪对象来看,该罪所指向的具体标的物是公私财产;
再次,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其表现形式为在签订、履行合同的全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手段,诱使对方当事人交付财物,且涉案金额达到法定标准;
最后,从犯罪主体来看,无论是自然人还是单位都有可能成为该罪的实施者。
对于个人而言,只要符合一般主体的要求即可;
而对于单位来说,则没有任何限制。
至于犯罪主观方面,则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备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明确意图。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怎么认定网络诽谤共同犯罪,怎么处罚网络诽谤行为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强制猥亵罪律师收费标准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一)若不涉及任何财产权益纠纷,则每宗案件的基本费用为人民币800元至10000元不等;
(二)如涉及到财产权益纠纷,则每宗案件的基本服务费用为人民币1000元至2000元。
当争议财产标的金额超过1万元时,将根据以下比例进行分段累计计算。
具体的计费比率如下:
在争议标的金额介于10001元至100000元之间的部分,收取5%至6%的费用;
在争议标的金额介于100001元至1000000元之间的部分,收取4%至5%的费用;
在争议标的金额介于1000001元至5000000元之间的部分,收取3%至4%的费用;
在争议标的金额介于5000001元至10000000元之间的部分,收取2%至3%的费用;
在争议标的金额超过10000001元且低于50000000元的部分,收取1%至2%的费用;
而对于争议标的金额超过50000001元的部分,仅需收取0.5%至1%的费用。
(一)在审查起诉阶段,如果不涉及任何财产权益纠纷,则每宗案件的基本费用为人民币1500元至12000元不等;
如涉及到财产权益纠纷,则应按照代理涉及财产权益纠纷的民事诉讼案件收费标准的70%执行,但最低不得少于人民币2000元。
(二)在审判阶段,如果不涉及任何财产权益纠纷,则:
(1)作为被告人的辩护人,每宗案件的基本费用为人民币2500元至20000元不等;
(2)作为自诉人或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每宗案件的基本费用为人民币2000元至15000元不等;
如涉及到财产权益纠纷,则应按照代理涉及财产权益纠纷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执行。
法律依据: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条
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
计件收费一般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按标的额比例收费适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计时收费可适用于全部法律事务。
居民液化气中毒属安全生产事故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煤气中毒所引发的侵权责任判定的相关规定指出,造成该事件的主要侵权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在法律领域中,侵权责任通常指的是民事主体由于其不当行为(过错)所产生的必须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任何人均需承担此项义务,即不得自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行为涉及侵权问题,则需为受害方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侵权行为的本质大部分均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17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网络诽谤罪如何判刑
我国刑法规定: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诽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关于诽谤罪的要件和认定条件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诽谤罪,特指蓄意编造且广泛传播不实言论,严重贬低他人人格尊严,破坏其声誉形象的严重违法行为。
诽谤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与侮辱罪基本相同,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犯罪的直接受害者是自然人。
(二)客观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造成贬损,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的自然人,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然而,单位并不符合犯罪主体的要求。
(四)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心理状态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损害他人名誉的不良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59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