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收受财物后及时上交如何认定,收受受贿罪与单位受贿罪

帮助5人 10w+浏览 匿名 2021-03-30 广西河池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智慧法律助手
    智慧法律助手
    咨询我
    一、收受财物后及时上交如何认定《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第10条规定: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后,因自身或者与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及时退还或上交”的内涵:一是行为人接受财物时的被动性和非自愿性,即不能是行为人主动索要财物。利用职务上便利索要财物的,在其收受财物后就既遂,不存在因及时退交而不成立的情况。如果行为人索贿后,基于内心醒悟、害怕等原因将财物及时退交,属于既遂后的财物返还问题,可酌情从轻处罚。二是退还和上交财物时的积极主动性。如果是因自身或者与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而退还或者上交的,即退还和上交财物是被迫的,则仍然成立。
    二、罪与单位罪区别认定罪时,应正确区分单位罪与罪的界限。单位罪也是通过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来实施的,很容易与罪相混淆。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罪中的收受的他人财物,要归单位整体所有,即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为单位带来了非法利益;而罪是收受的财物归被人个人非法占有。
    2、单位罪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罪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在自己个人意志支配下,为谋取私利而进行的。司法实践中,单位的意志是由主要领导决定形成的,只要该领导者决定后实施的行为是以单位名义进行的,并且非法利益也归单位,就应认定为单位罪。如果是单位成员(主要是领导)假借单位名义索取、收受他人财物,但把财物占为己有的,则应按个人罪处理。
    全文
    6 2021-03-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27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收受财物后及时上交如何认定,收受受贿罪与单位受贿罪
一键咨询
  •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7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7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7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2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6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4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8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1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2****76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6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3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4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4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6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0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6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2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3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6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3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3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3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8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4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1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0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1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2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8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4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6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6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7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2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1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4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6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2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6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4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5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1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6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2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5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5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80****763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230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8****459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单位受贿罪收受贿赂的后果是什么
单位受贿罪后果很严重:单位可能会被罚款,主管和责任人也要根据情节轻重判刑,轻的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重的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单位的形象和信誉,扰乱工作秩序,削弱公众对单位的信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区别
单位受贿罪与(个人)受贿罪之间的区别有:受贿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即国家工作人员;单位受贿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受贿罪中,行为人索取他人财物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必要要件;而在单位受贿罪中,无论是索取他人财物还是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均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要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单位受贿罪构成受贿罪吗
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在刑法中属不同犯罪。单位受贿罪指国家机关等单位,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受贿罪则针对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权索取或收受财物以谋私利。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犯罪主体,前者为单位,后者为自然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区别
最突出的区别就是犯罪主体不同。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单位受贿罪是单位犯罪,受贿罪是个人犯罪,单位受贿罪会对单位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主管和责任人员处罚。受贿罪是对个人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区别
最突出的区别就是犯罪主体不同。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单位受贿罪是单位犯罪,受贿罪是个人犯罪,单位受贿罪会对单位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主管和责任人员处罚。受贿罪是对个人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