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不当得利诉讼的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帮助5人 3.9w浏览 匿名 2021-03-31 北京东城区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不当得利,它所指的是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规定: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据此,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二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益人,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时效才能起算。
    我们接下来看看我们本文的重要环节,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
    一、诉讼时效中的时效期限规定
    依据《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该规定当然适用于不当得利之诉。
    二、诉讼时效的起算
    诉讼时效起算时点的确定,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1、主观标准:即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开始起算;
    2、客观标准:即从救济权发生或可得行使之时起算。
    三、两者的比较
    客观标准不受权利人知与不知的影响,有利于实践诉讼时效制度维护交易安全的规范目的,但在权利人还不知道其权利遭受侵害时即开始时效的进行,在伦理性上不免留有缺憾。
    相反,主观起算标准则不仅考虑到权利行使无法律上的障碍,还顾及权利人主张权利在事实上是否可能,因此有利于权利人的保护。但因为使义务人的法律地位系于权利人的主观情况,也存在着削弱时效制度功能的危险。有鉴于此,各国立法上多依时效期间之长短而区别其起算时点,即以客观起算点与较长时效期间相配合,以前者顾及安全性,而以后者顾及伦理性;或者,以主观起算点与较短时效期间相配合,以前者顾及伦理性,而以后者顾及安全性。我国系采用以主观起算点与较短时效期间相配合来确定诉讼时效起开始算的时点。
    全文
    7 2021-03-3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4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当得利诉讼的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一键咨询
  • 150****70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6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6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1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2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6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3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0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4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7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6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2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0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0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5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5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6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4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6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6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3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3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2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1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8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3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5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8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7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7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2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7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5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0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5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1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6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3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0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4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6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1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2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5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4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7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1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7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78****82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7****217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6****572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不当得利有诉讼时效吗?
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债权都适用诉讼时效,物权法定,不当得利不是物权,是一种债权,当然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在法律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它一般适用于二年的诉讼时效。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多长?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多长?一般是三年。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除非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是否延长。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1、一方受利益。具体是指一方当事人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使其得到一定的财产利益。财产利益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2、他方受损失。这里所谓的损失,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使财产利益总额减少,既包括积极损失,也包括消极损失。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关于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于不当得利并不属于法律另有规定的事项,故其诉讼时效为2年。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2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十八条中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时间为3年,而不当得利中受益人与受害人是属于民事关系,因此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外有规定的除外。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