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逃逸致人死亡的人怎样判断

帮助5人 4.6w浏览 匿名 2021-04-01 辽宁锦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交通肇事逃逸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况。司法实践在处理具体案件中据以定罪量刑的结果也往往不相同。因此,往往对同一犯罪情节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都互相渗透着矛盾的观点。笔者试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对这一规定进行简单的分析,对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定罪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当前,在刑法理论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条文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受伤严重,但并未死亡,如抢救及时可能挽救其生命,但由于行为人不采取积极的救护措施,并逃离事故现场,致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的行为。
    第二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应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即事实上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也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使
    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的情况,就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情节的规定。由此,我们也能够看出,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在这里显得非常关键。因此,客观的分析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对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以及就此类案件如何定罪就显得非常重要。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作为该罪的核心。其潜在的含义是指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肇事后果。然而,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故意行为可以转化为过失行为,过失行为也可以转化为故意行为。随着主观心理态度的变化,行为的性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因此,在处理“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时,就要特别注意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及其变化情况。尤其要注意查明行为人肇事后对自己交通肇事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因而,笔者对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在理论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行为人将人撞伤后逃逸,被害人死亡,主观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行为人因逃逸过失致使受伤者死亡。这种情况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后,误认为被害人没有受伤,或者只受轻伤,凭自身经验武断地认为不会出现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从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还有一种情况,即行为人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逸,致被害人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这两种情况,都是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抱有侥幸心理,过于自信,因而成立过失的罪过,即过失致被害者死亡。
    2.行为人肇事致人重伤后逃逸。在当时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其逃逸后,被害人可能会因伤而致死,但是为了立即逃离现场以逃脱罪责,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采取听之任之,放任的态度。也就是行为人既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补救,同时也不希望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就是间接故意。
    3.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罪责,毁灭罪证,故意将被害人移至丛林、沟壑等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而后逃逸,使被害人失去被抢救的机会而引起死亡。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被害人若不及时救助,必然会出现死亡的结果,却为逃脱罪责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对于这种必然的情形,行为人对救助责任的构成直接故意犯罪。
    (二)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肇事问题。这种情况,行为人在主观上会有以下几种罪过形式。
    第一种,即行为人在第一次肇事后,又以同样的过失继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进行逃逸,对先前违反的注意义务明知故犯而造成第二次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受伤者死亡的罪过形式符合间接故意的要求。
    第二种,即行为人在第一次肇事后,为逃脱罪责在驾车夺路逃跑时,不顾他人安全而撞轧他人致死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构成直接故意。
    全文
    13 2021-04-0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83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逃逸致人死亡的人怎样判断
一键咨询
  • 154****44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丹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6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1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8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5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朝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2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丹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6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4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丹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7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8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3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1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6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8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8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3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7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丹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2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6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6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0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5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0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6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7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2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6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5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3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2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2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3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1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3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1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5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0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8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7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5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6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6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0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6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8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6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1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4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6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鞍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80****795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380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2****599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判断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死亡的行为。较一般“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更为恶劣,危害更为严重,因为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怎么判断逃逸致人死亡的关键因素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怎么判断逃逸致人死亡的关键因素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要看这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1、行为人肇事后,被害人当场死亡,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已死亡,为逃避处罚而逃逸。2、行为人肇事后,被害人当场死亡,行为人并不知道被害人已死亡,但为了逃避处罚,置被害人的生死于不顾而逃逸。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交通事故逃逸,其定义是指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想要逃避法律追究而选择了逃之夭夭的行为。一般来说事故当事人在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时而决定离开现场、报案之后没有在事故地点等待警察到来处理、抛弃车辆而逃离事故现场后又回来等情形,都是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98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办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涉案者需立即报案、保护现场、救治伤员并拨打急救电话。警方将迅速调查、判定责任、追捕逃逸者并制裁。如涉嫌交通肇事罪,警方将立案侦查并刑事诉讼。未构成犯罪者,罚款二百至二千元及十五日以内行政拘留;构成犯罪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特别严重者判七年以上。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