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民事诉讼反驳离婚状

帮助5人 3.3w浏览 匿名 2021-05-19 滨海新区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关于上述问题的解析如下:
    进行民事诉讼有以下多少个步骤: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在诉讼状中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纪、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名称、住处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诉讼请示及所根据的事实和借口证据和证据来源。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手续。被告应在收到诉讼书副本后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答辩期间能够依法提议管辖异议。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裁判或裁定,应在接到裁判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议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5、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裁定不服的,在不停止执行的情况下,能够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6、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裁决,当事人能够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律图网相关律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为你解决问题。
    全文
    10 2021-05-1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8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民事诉讼反驳离婚状
一键咨询
  • 红桥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2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0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0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静海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6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3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4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坻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2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7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沽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5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宝坻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7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8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4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3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0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1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3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8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0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6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5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8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沽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清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沽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0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2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3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0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6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0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8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东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7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6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坻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静海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丽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静海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2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5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0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发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丽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7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4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静海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辰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清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东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1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7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4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6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2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6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4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0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1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0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7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发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发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5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81****606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8****950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382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在民事诉讼反驳证人?
反驳证人的做法:1、收集有力的证人证言及相关证据,证明当时的实际情况,2、可以通过质证,证明证人所作的证言不可信。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反担保民事诉讼状是什么?
反担保民事诉讼状就是以反担保的方式,来书写诉讼状并向人民法院上交裁判的法律文书,大家再书写的同时也要注意规范,防止二次倒工,造成不利影响。民事起诉状是民事原告为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依据事实和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裁判的诉讼文书。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民事诉讼借贷反诉状怎么写
借贷纠纷的反诉状应居中写标题,对反诉人、被反诉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进行介绍,写清楚反诉的请求,反诉的事实和理由,结尾的部分是法院名称,反诉人的签名和反诉时间,不过反诉状是可以让代理律师写的。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附带民事诉讼反诉状怎么处理?
如果遇到处理当事人提出反诉状的情况时必须判断反诉是否具备主体、请求以及范围的条件,对附带民事诉讼反诉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注重对反诉的时间限制以及在受理和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反诉的程序规定等方面的内容才能保证审判公正。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53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民事诉讼中反诉状什么时候提交
民事诉讼中反诉状应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交,被告方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交反诉状,人民法院经过审查以后,符合条件的就必须予以处理。民事诉讼法第232条当中还规定,如果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的情况下,可以合并审理。
10w+浏览
金融保险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