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现在我家里是单独的二孩,虽说现在国家放开二孩政策,但还需要对单独二孩社会抚养费征收,请问到底是怎样?

帮助10人 807浏览 匿名 2017-10-16 山东德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一些准备生育二孩的家庭担心产假等方面的福利问题跟不上。
        王培安就此表态,随着我国人口形势和女性初婚初育年龄发生变化,国家不宜再提倡晚婚晚育,因此去年年底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取消了对晚婚的奖励假,但是同时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生育二孩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的福利待遇。
        据悉,已经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省份,参照原条例中有关公民晚婚晚育假期的规定,均制定了延长生育假、配偶陪产假奖励等具体的政策措施,有的省生育假延长30天,有的省延长60天,同时还制定了7至25天不等的配偶陪产假。
    全文
    9 2017-10-16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全面两孩政策前面有个前提,就是计划生育国策要继续坚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要继续实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根据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社会抚养费作为限制政策外生育的制度仍需继续坚持。对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也就是2016年元月1日之前,单独二孩社会抚养费征收还是需要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已经依法处理完成的,应当维持处理的决定,尚未处理或者处理不到位的,由各省市自治区结合实际,依法依规,妥善处理。
    全文
    14 2017-10-1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78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单独二孩社会抚养费征收是怎样的呢?
一键咨询
  •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7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1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1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1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2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3****14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6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4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3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3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7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4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8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4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1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3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6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3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3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5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5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5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8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2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7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1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0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6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5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6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2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3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1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4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0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2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8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6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4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5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4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8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3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1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0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6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4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7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徐州178****763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1****217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5****932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单独二胎是单独二孩吗?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现在不想生二胎的人数占了53%,有意愿生二胎的人数占了21%。农村想生二孩的意愿高于城市,据数据统计,城市和农村对二胎的意愿比例为农村55%-城市29%。
10w+浏览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单独二孩办理流程是什么
1、向所居住社区提出生二胎的申请。2、社区核实信息后,夫妻双方还需要向单位开婚育情况证明。如没有单位的,向所属辖区的社区开婚育情况证明,盖三级章。3、夫妻双方还要提供一方是独生子女的证明。4、网络把信息输入后,然后通过社区和相关计生机构办理。
10w+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单独二胎申请流程
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子女出生医学证明等原件和复印件,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领取《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如实填写表格中规定的全部栏目,签上姓名,贴一张女方一寸免冠照片,并将申请表送双方所在单位核实并盖章。
10w+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单独二胎政策的利弊
目前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的状况较为严重,这是由于长期守旧的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所造成的。许多父母在一胎生育时都会“选择性生育”,这更会家居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目前我国由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导致年轻人快速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9w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01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云南省单独二胎政策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二、可以申请单独二胎的公民,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可以申请生育第二胎:1)双方或一方为云南省户籍2)一方为独生子女。
9.4w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