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第一次听说格式合同,想了解一下关于格式合同最终解释权条款的用意是什么?最终解释权如何界定?

帮助10人 10w+浏览 匿名 2017-10-18 安徽安庆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最终解释权”的界定
    从文学角度看,“最终解释权”一词的字面意思很简单:“最终”是指最后、末了,再没有回旋余地。“解释”是指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最终解释权”就是,最后的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的权力。但从法律角度来讲,“‘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 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并没有对本文所提到的对商品促销广告中的“最终解释权”这一概念作出明确解释,而我国学术界对它也没有比较明确界定。笔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商品促销广告中的“最终解释权”,是指在商品促销广告的内容存在漏洞或者当事人对商品促销广告内容的理解产生分歧的场合,对漏洞或争议内容作出最后决断性说明的权力。
    全文
    11 2017-10-18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商家附加“格式合同最终解释权”条款的用意
    目前,消费领域中存在着大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平等的格式条款,一些商家频繁利用这类格式条款,逃避法定义务、减免法律责任,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其中越来越引人关注的,当属“最终解释权”条款,即商品促销广告中最流行的用语“本店(商场)对促销活动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
    在商品促销广告中用格式条款的形式声明最后的解释权归其所有,这一作法不仅为许多商家所乐于采用,而且使“最终解释权”发展成为了许多行业业内约定俗成的一个用语。商家们认为,举办促销活动,如果不声明保留“最终解释权”,遭遇纠纷时,就会陷入无法摆脱的被动境地。甚至还有人称,“最终解释权”条款是专门为对付那些投机取巧、专钻空子的消费者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乍听这一说法,会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为突出促销目的,商家往往把“打折”、“优惠”、“赠送”等内容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上大肆宣传,为达到从视觉、听觉上刺激消费者感官的效果,其宣传内容总能理解成多种意思。而消费者往往是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才知道自己对广告的理解不能和商家对广告的解释达成一致。这时,商家用最小字体,写在商品促销广告最不起眼的地方的“最终解释权”条款将被推到前台,熟练地套用一句:“既然在合同中已明确约定了活动‘最终解释权’的归属,就应按照约定内容执行。”以排除消费者的理解,坚持符合自己利益的解释,从而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商家这种做法, 等于从一开始就和消费者签订了一个不平等的合同, 将自己置于一个强势地位,一切自己说了算,钻法律空子的同时也愚弄了消费者。
    可见,大多数商家在商品促销合同中用格式条款形式保留“最终解释权”,意图在于使“最终解释权”被赋予某种事先约定的契约效力,从而在与消费者发生合同争议时,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全文
    6 2017-10-1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0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格式合同最终解释权条款的用意是什么?最终解释权如何界定?
一键咨询
  • 133****73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7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0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2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7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3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6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0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6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4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6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0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5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1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1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0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4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0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8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8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5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2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6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7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6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7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7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6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2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6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8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5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7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7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0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4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0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5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7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2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0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5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4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3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4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56****680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312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0****151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商场最终解释权合法么?
合法,但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商场的声明属于格式条款。商场将最终解释权予以保留,导致了获奖的不确定性,一旦出现纠纷,商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消费者只能任其“宰割”;商场具有最终解释权,等于说明商场既是行为的当事人,又是出现纠纷时的裁决人,一旦出现危及自身利益的情况,其公正与否可想而知。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最终解释权怎么写合理
从法律角度来讲,“‘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商场最终解释权合法吗
合法,但“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商场的声明属于格式条款。一方面商场将最终解释权予以保留,导致了获奖的不确定性,一旦出现纠纷,兑奖的实现完全取决于最终解释,商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消费者只能任其“宰割”。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湖北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公式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在遭遇交通事故后,若受害者仅遭受了财产损失,则有权向责任人提出相应的经济补偿请求。
具体的财产损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由于事故而产生的车辆及个人衣物等物品损失。
如果受害者在交通事故中人身受到了伤害,但尚未达到残疾程度,那么,他们可以主张相关的人身损害赔偿,金额应该由以下各项组成:
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贴、营养费以及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其中,关于医疗费用的计算,应以医院出具的医药费和住院费等收款收据为准;
误工费部分,受害者如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则可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进行计算;
反之,若无稳定收入,则需参考其过去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或参照同行业的标准来计算;
至于护理费,如果护理人员有收入,则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若无收入或聘请了护工,则参照当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服务的收费标准进行计算;
交通费部分,应以实际发生的费用和正式票据为依据进行计算;
住院伙食补贴部分,则需要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贴标准来确定;
营养费部分,则需要根据受害者的伤情状况,并结合医疗机构的建议来确定;
最后,住宿费部分,如果确实有必要前往外地接受治疗,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住院,实际发生的住宿费用也应纳入考虑范围内。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08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肇事罪怎么处罚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涉及到交通肇事犯罪的量刑问题上,若行为人违反了相关的交通运输管理规定,从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他人造成重伤或死亡,亦或是使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针对那些在交通运输肇事之后选择逃离现场,甚至还有其他更为严重恶劣情节的行为人,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对于那些因为逃逸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的罪犯,将会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以偷窥偷拍形式犯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偷拍行为已然触及法律红线。
偷拍即是在未取得被摄者同意之下,使用隐蔽手段对其进行秘密拍摄的举动。
这无疑是对他人权益的严重侵犯,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进一步而言,倘若偷拍者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私密信息发布至网络平台,且该信息超越了公共领域范畴,那么便有可能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
对于此类偷拍行为,偷拍者可能面临以下三种法律责任:
首先,行政责任。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偷窥、偷拍、窃听以及散布他人隐私等行为均属侵犯人身权利之列,应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可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还需缴纳五百元以下罚款。
其次,民事责任。
当人格权遭受侵害时,受害方有权按照相关规定以及其他法律条文向行为人提出民事赔偿要求。
在此过程中,受害方享有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及赔礼道歉等请求权,均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最后,刑事责任。
若偷拍行为涉及到更为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例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那么偷拍者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帮信罪最快多久宣判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收到公诉案件后应于两个月内作出判决,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然而,若存在特殊情况,经上级批准可适当延长审判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
在涉及到帮信罪的案件中,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或单处罚金。
如果是单位实施了相关犯罪行为,则应对该单位处以罚金,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或单处罚金。
此外,若同时触犯了其他罪行,将依据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
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什么是最终解释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从法律角度来讲,“‘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最终解释权的解释是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的。而且从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看是无效的条款。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如何界定
[律师回复] 解析:
邀约行为以及邀请状这两个概念在法律范畴内存在着显著差异。
邀约行为特指当事人期望与他人缔结合同的意愿表达,而这一意愿必须具备以下三点重要特性:
(一)其所包含的条款内容需要详尽且具有明确性;
(二)其应当明确表明,一旦被邀约方作出答复并对此表示接受,那么邀请方便将受到这个意愿的约束力;
(三)其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
反之,邀请状则是当事人向他人发出的缔结合同的邀请,以期邀请他人向自我发出邀约,在其性质上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例如,拍卖公告、招标公告、公司招股说明书、债券发行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及宣传、邮寄的商品价格目录等都属于邀请状的范畴。
然而,如果商业广告或宣传的内容满足了邀约行为的所有必备要素,那么它就可以被视为一种邀约行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591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1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探视权最新解释有哪些?
探视权主要存在于离婚之后,办理离婚手续之后,父亲或者母亲有探视子女的法定权利,行使探视权的时候,要符合法律要求,不能损害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探视权具有单向性的特点。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撤销财产保全应采取什么方式
[律师回复] 解析:
1.当申请人出于个人意愿主动请求人民法院剔除其保全措施或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申请撤销诉讼,并且获得人民法院批准时,保全措施的初衷与价值完全失去原有意义,因此,人民法院必须立即停止实施诉前保全。
2.若被申请人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可直接用于执行的财产作为保证金,那么财产保全措施也应当予以去除。
对于被申请人所提交的保证金,人民法院应对其进行严格审查,包括但不仅限于审查其是否符合现金、实物以及来自于资信良好的保证人出具的保证书等形式。
3.除了上述两种情形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其他新的原因导致保全措施得以解除的情况,例如,当事人已经按照调解书或判决书中所规定的支付义务自觉履行完毕,或者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或上级法院发现先前采取的保全措施显然存在错误等等,这些情况都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地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可能因被告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附带民事判决难以执行的案件,根据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申请,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未提出申请的,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保全措施。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619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入室盗窃的室如何界定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所谓入室盗窃中的"室",主要特指他人日常生活中所居住的,与外部世界相隔离的住所。
这一范围既涵盖了封闭式的庭院,游牧民族使用的帐篷以及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在其作业中用作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
同时也包括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租赁的房屋等。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如果行为人是在未经许可的前提下擅自进入上述住所并随后实施盗窃的,那么才能够被认定为"入户盗窃";
反之,若行为人是在得到被害人同意之后进入该住所,然后因见财起意而实施盗窃的,则不能被视为"入户盗窃"。
其次,对于某一特定场所是否构成"户",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例如,个人独居的住所通常会被认为是"户";
而集体宿舍、旅馆、工棚等场所则不被视为"户"。
但是,如果这些场所中的某个或某些房间被确认为是供他人家庭生活所用的居室,并且实际上具备住室的功能,同时又与外部世界保持着相对隔离的状态,那么便可以将其视为"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