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老公一个朋友,对我们单位一个副厅长送钱10万,后来那个厅长被举报了,所以问下有没有人知道对单位行贿罪既遂怎么认定

帮助5人 1.4w浏览 匿名 2017-11-10 青海西宁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以下是对于对单位行贿罪既遂的回答,希望帮到你。
    1、行贿罪是指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
    单位行贿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2、行贿罪与单位行贿罪的主要区别有:
    犯罪主体不同:行贿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具有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单位行贿罪的犯罪主体是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
    3、行贿罪与单位行贿罪的主观要件都是直接故意,侵害的客体都是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和公职人员的声誉,客观上都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上述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全文
    13 2017-11-1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2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有没有人知道对单位行贿罪既遂怎么认定
一键咨询
  • 158****63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5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8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3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6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1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6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4****55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2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4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7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7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3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8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1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1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0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6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2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8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1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3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0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0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3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1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4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3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4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5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5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7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7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8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5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5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5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1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8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6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7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1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8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0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8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0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4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8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1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52****565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6****625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634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拘役不让单位知道单位会知道吗
拘役不让单位知道单位会知道,被判处拘役就意味着涉嫌的犯罪行为,所以按照法律当中的规定,肯定是会通知用人单位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当我们遇到拘役不让单位知道单位会知道吗时可以参考以下相关内容。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受贿罪的判刑依据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因犯受贿罪而被判刑得根据具体情形涉及的受贿金额以及犯罪行为严重程度为基准进行衡量。通常情况下,若被告所犯受贿罪的涉案金额相对较大或涉及到的其他犯罪情节较为严重,他将面临至少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可能会被处以拘留监禁,且需面对罚金的惩罚。针对受贿罪中受贿金额极其庞大或者涉及到的犯罪行为极度严重的被告而言,他们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可能会面临罚款或者被剥夺财产的情况。当被告所犯受贿罪涉及的受贿金额极其巨大且对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损害时,他将被判处至少十年以上,有时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时还需要承担高额罚款或者被完全剥夺个人全部财产的后果。
另外,如被告受贿数额非常之大并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极其重大的损失,他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且需要接受没收所有个人财产的惩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2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烟酒一次送多少算行贿罪
[律师回复] 解析:
行贿犯罪的判定并非仅仅基于所赠送烟酒的数量及价值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若赠予烟酒意欲获取不当利益,且给予国家公职人员的财产价值达到三万元或以上余额,则极有可能被认为涉嫌构成行贿罪名。然而,若涉案嫌疑人在检察机关对其启动刑事追责之前,主动交代行贿事宜,便可得到轻判乃至减轻处分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罚】对犯行贿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多次行贿或者向多人行贿的;
(二)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
(三)在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行贿的;
(四)为谋取职务、职级晋升、调整行贿的;
(五)对监察、行政执法、司法工作人员行贿的;
(六)在生态环境、财政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防灾救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
(七)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调查突破、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取保候审单位知道吗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取保候审单位知道吗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有判缓刑可以不让单位知道吗?
这个在法律中是没有规定的,一般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后是会直接送达到所在单位或者是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虽说不会通知单位,但单位一般都会知道的,劳动者是需要如实向单位告知自己的实际情况。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醉驾拘役有可能单位不知道吗?
醉驾拘役有可能单位不知道的,但是仅仅限于普通的社会单位,如果是所在单位为我国的事业单位,或者是军队等特殊的单位的,此时是没有可能不知道的,因为这些单位在录用人员的时候,都是会进行审查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49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醉驾如何让单位不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车祸对方肇事逃逸,有人发现受伤人把他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并且通知他的家属,老人是从后面被撞当时他不知道,也是路过人看见,后来家属把老人安顿好才报警的
[律师回复] 回答:
根据您的描述,车祸对方肇事逃逸,受伤老人被路人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并通知家属,家属安顿好老人后才报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务分析,肇事逃逸行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家属应尽快报警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以便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

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年版)》第五章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您提到的情况中,路人发现受伤老人并将其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已经履行了救助义务,但家属应尽快报警,以便公安机关及时介入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因此,家属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获得部分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17)》第六章第三节第四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询问案件侦办情况的,除依法不应当公开的内容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并做好记录。因此,家属在报警后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了解案件进展情况。

根据实务分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肇事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实际案例中,如【(2021)粤51民终109号】案件中,法院认定肇事者在事故后虽未保护现场,但其行为是为了送伤者就医,并不构成逃逸。因此,肇事者的行为是否构成逃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后未履行救助义务,且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则构成肇事逃逸。

综上所述,家属应尽快报警,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以便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同时,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获得部分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