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故意犯罪如果主客观不一致怎么办

3.5w浏览 匿名 2024-05-12 福建宁德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析:
    在审理过程中,如人民法院发现被告人所涉罪行在主客观状况上存在不一致之处,则不得对其作出有罪判决并施以刑罚。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那些明知自身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社会危害性后果,且有意愿或放任此类后果发生的人,应被认定为故意犯罪,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全文
    7 05-1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3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故意犯罪如果主客观不一致怎么办
一键咨询
  •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2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4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3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5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2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6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8****25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6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2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8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0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8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1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8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6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8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5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1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1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6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3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7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7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6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1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2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8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6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0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0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2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6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6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7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6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4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0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0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5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8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1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6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2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2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5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4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4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4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81****194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8****399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7****742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犯罪主客观一致是什么意思
认定犯罪时必须考虑其主观方面因素、故意或实施客观造成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才能构成犯罪。办案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应从案件的主观和客观进行考虑和调查,认定主观和客观都构成犯罪的规定时才能够进行判决。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关于过失犯罪主客观一致吗
《刑法》中过失犯罪的主客观表现是不一致的,因为在客观上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但是主观上这种危害结果并不是犯罪嫌疑人期待发生的。主客观一致那叫故意犯罪,可是过失犯罪的话,是犯罪嫌疑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会造成这种无法挽回的局面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故意伤害罪主客观要件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的客观要件侵害的是他人的人身健康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在主观方面要存在故意的犯罪行为,希望或放任损害的后果发生,犯罪的主体属于一般主体,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故意伤害罪的主客观说有哪些界定?
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界定为的确是存在着故意的目的,并且在客观行为上对别人实施了伤害的手段,而且也的确给别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只要带着这样的目的以及做出了这样的行为,最终就是涉嫌故意伤害罪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刑事拘留能看到犯罪证据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刑事拘留期内,嫌犯本人或者其委托的辩护律师通常不能够直接接触到相关犯罪行为的关键证据材料。
然而,他们却有权利知晓针对自己所提出的指控的大致内容以及案件的进展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侦查部门通常会向嫌疑人和其辩护律师发出一份《起诉意见书》,该文件将简要概述整个犯罪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相关证据的概要信息。
然而,由于涉及到法律的规定和证据保密性的要求,具体的证据细节可能并不会被详细地公开。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刑事侦查工作能够在无干扰、安全的环境中顺利完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团伙帮信罪初犯会缓刑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倘若在已知他人犯罪的前提下仍然提供协助,尽管此行为本身未必被视为帮信罪,但仍有可能引发其他类型的犯罪。
依据相关法律条款,若个人实施了此类帮助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以及对应的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罪行的最高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暗示这是一种较为轻微的犯罪行为,因此通常具备适用缓刑的可能性。
然而,在考虑是否给予缓刑时,必须满足下列五个条件:
1.犯罪分子应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相对较轻;
3.罪犯具有悔过之意;
4.无再次犯罪的风险;
5.宣告缓刑不会对其所在社区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仅当造成严重后果时,方需追究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在实际量刑过程中,通常会根据犯罪结果进行裁决。对于涉及单位犯罪的案件,单位将承担相应的罚金,而直接责任人则需承担有期徒刑。因此,针对不同的案件情况,将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45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故意伤害罪的主客观说有哪些界定?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因此就需要我们平常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对于x故意伤害罪的主客观说有哪些界定?问题,我们整理了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帮助,可以通过文章中的内容进行了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职务侵占罪是单位犯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1.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属于特殊类别,依据刑法规定,单位并不符合这一罪名的主体资格。
2.即行为人需同时满足刑事责任年龄及刑事责任能力这些规定要求,同时在非国有性质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对于“本单位财物”拥有相应的主管权、经手权或管理权等特定身份,方能构成此罪。并且,行为人不得以国家公职人员的身份参与其中。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从业人员,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则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涉案金额巨大,则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附加没收个人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15岁犯盗窃罪如何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未满十五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其在犯罪行为中涉及的盗窃行为如何得以妥善处置,主要是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指引来进行实施的。鉴于此类未成年人尚未达到年满十六周岁的法定成年年龄,因此通常情况下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犯罪责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免于受到法律的制裁与惩戒。相反,他们将会接受相关部门的教育矫治措施。在此过程中,公安机关将依法通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到场,并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必要时还可能将其送往专门的学校进行矫治改造。
此外,我们也会特别关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以确保他们的隐私权不被侵犯,避免公开披露任何与其个人身份有关的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