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被人把身份证发到微信群是否构成侵犯隐私

4w浏览 匿名 2024-05-16 江西九江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析:
    若触犯相关法律法规,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进行处理。
    若擅自披露他人的身份信息,无疑已对他人的隐私权益造成严重侵犯。
    众所周知,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隐私权,而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权通过窥探、干扰、揭露以及公开等手段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利。
    同样,自然人的个人信息亦是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因此我们应当立即终止此类侵权行为,将涉及到他人微信身份证朋友圈的内容予以彻底删除。
    对于那些故意散播他人隐私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处以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同时还需缴纳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全文
    2 05-1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76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被人把身份证发到微信群是否构成侵犯隐私
一键咨询
  •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1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8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4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7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2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宜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5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3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3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8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3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8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2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4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0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7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2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8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5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4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5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6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4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1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6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1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3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7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6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3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7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7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6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0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7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6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1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8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8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6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7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5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7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0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8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2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7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4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6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35****224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5****754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660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物联网微信群用身份证实名制合法吗?
物联网微信群用身份证实名制是不合法的,非政府类组织在要求使用身份证实名的情况下,涉及违法行为,建议不要参加。实名制,近年来开始兴起的身份证明制度。在办理和进行某项业务时,提供真实的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或资料,填写真实的户籍姓名。最初启用实名制,源自网瘾低龄化。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隐名股东身份如何认定?
隐名股东身份从是否与显名的股东有协议的约定、隐名股东是否出资、没有违法的行为等三个方面去认定。一般隐名的股东都不会参加公司的经营活动,都是由显明的股东来负责企业的运营及行使股东的权益。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如何确认隐名股东的身份?
确认隐名股东的身份的方式有:与显然股东存在协议、不参加公司的实际运营、不存在违法行为等,对于符合上述情况的是可以认定为隐名股东的,具体情况下可以按照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来处理。
10w+浏览
公司经营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隐名股东的身份如何确认
在我国的隐名股东的身份应积极的与这类显名股东签订协议,在公司成立时进行出资,公司出示相关的证明材料。我国的工商部门和司法部门对这类隐名的股东进行保护,确保这类出资股东的合法权益进行办理,解决这类公司纠纷。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42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隐瞒法人身份入职会怎样
公司对于录用隐瞒身份的员工存在一定过失。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时,负有查清被录用者真实年龄、学历等情况的义务。会使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侵占罪100多万怎么判刑
[律师回复] 解析:
当职务侵占罪所涉金额累计高达百万元人民币时,无疑已位于该罪行的极端严重性范畴内。在各个公司、企业或其他形式的社会经济组织中,拥有职务级别的工作人员若是滥用手中的权力,擅自将本应归于所属单位或公司的财产视为主人翁,导致涉及的总体数额相对较大的情形,便会因此面临司法体系的严肃处理与制裁——可能会被判处两年以内的有期徒刑或是相应的拘役处罚,同时还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如数缴纳相应的罚金。
然而,倘若此类行为所涉及的总金额规模极为庞大,那么犯罪嫌疑人将不得不承受更为严厉的刑事责任——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但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
至于那些涉及的金额数目大得令人瞠目结舌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甚至可能会面临从十年有期徒刑直至终身监禁的严酷刑罚,在此期间,他们仍需按照法律规定,如数缴纳相应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