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网络上传播不正当言论属于什么行为

3.3w浏览 匿名 2024-05-17 江西九江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析:
    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不当言论,并涉及诽谤罪的指控。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若有人故意在互联网上捏造虚假事实,恶意中伤或诽谤他人,情节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些行为将构成犯罪行为,并有可能招致刑事责任的追究和服刑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全文
    2 05-17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83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网络上传播不正当言论属于什么行为
一键咨询
  • 141****08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1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0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7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1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5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4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萍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7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4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2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7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2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1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7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7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1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1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0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3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4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7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2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8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8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8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6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8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0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6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8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7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2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3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4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5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8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5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6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1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7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2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0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1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2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4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5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4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8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2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4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81****985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410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8****869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传播网络谣言会犯罪吗?
传播网络谣言会犯罪,根据《刑法》第291条当中明确的规定,如果存在在网络信息上传播虚假的信息,将会严重的扰乱社会秩序,会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来处罚。当然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会按照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怎么界定是否谣言诽谤罪
[律师回复] 解析:
1.关于主体要素。本罪所侵害的法律权益与侮辱罪相同,皆为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值得注意的是,本项犯罪的施害对象是针对自然人。
2.关于客体要素。本罪的客观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在行为人捏造并传播某类虚假的情况,足以损毁他人的人格、名誉,且情节较为严重。
具体来说,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必须存在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也就是说,诽谤他人的内容必须完全是虚构的。若散布的并非毫无根据的虚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便对他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损害,也不能构成本罪;
(2)必须存在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这里的“散布”指的是在社会公众面前广泛传播。散布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传播;另一种则是通过文字形式,如使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片、报纸、杂志、书籍、书信等手段进行传播。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网络传播谣言处罚标准是什么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取保候审之后传唤会直接拘留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可能会接受正常的传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次被传讯都将面临拘留的风险。若在此期间重犯旧案或者被发现新的违法行为,那么便有可能被执行拘留。在此期间,犯罪嫌疑人们需要自觉履行相关义务,积极配合执法部门进行调查工作,不得有所疏忽怠慢。否则,取保候审的决定机构有权撤销原有的取保候审决定,并依法对其进行收监羁押。
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所有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分子以及被告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会面临监视居住甚至逮捕等严厉处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在网络上传播疫情谣言怎么处罚
对于故意在网络上传播疫情谣言的这种行为很有可能会判处3年到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不过,一般传播疫情谣言的行为没有造成什么特别严重后果的,也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通常是对传播谣言的当事人处5天到15天左右的行政拘留。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网络盗窃罪量刑标准是多少
[律师回复] 解析:
鉴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尚未对网络盗窃行为做出独立且详尽的规定,在处理这类案件时,我们往往将其视为普通盗窃犯罪的特例,依据一般的盗窃罪法规则进行定罪和量刑。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盗窃罪的定罪与量刑主要取决于被盗物品的经济价值。具体而言,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达到较大程度,或存在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等恶劣情形之一者,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至于数额特别巨大或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则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8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谣言传播多少次违法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谣言传播多少次违法,相关法律规定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诉讼仲裁
网络诈骗算不算洗钱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在电信诈骗案件中,洗钱环节无疑属于洗钱罪范畴。犯罪分子为了遮掩其非法行为所取得的利益以及这些收益的真实来源,都会采取“洗钱”这一手段。所谓“洗钱”,实际就是指犯罪分子借助金融活动来使原本不合法的财产变得看似合法,以便于能够公然加以使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洗钱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54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怎么举报传播谣言的人?
在网上发布谣言对他人进行诽谤的,受害人可以向发布信息的网络平台进行举报,要求网络平台删除不实的报告,情节严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取保候审会不会不传讯
[律师回复] 解析:
是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在取保候审期间,虽然并未收到书面形式的传唤通知,但实际的口头传唤同样具有效力。
由于取保候审本身即属于一种刑事强制性措施,因此身处取保候审期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随传随到的规定。
对于那些无需采取逮捕或拘留等严厉手段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有权使用传唤,将其传唤至市或县内设定的地点,或者其居住之处进行询问查证,同时,应向其出示或提供公安机关的相关证明文件。
传唤通知书则是公安机关为了深入了解案件情况,依法传唤那些无需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要求他们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案接受讯问所出具的正式文书。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6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