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是否为劳动关系
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很关键。可以从多个方面判断,比如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对被雇佣人进行日常管理,被雇佣人是否按用人单位的安排从事工作、获取劳动报酬等。若确定是劳动关系且符合工伤认定情形(如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等),被雇佣人要尽快告知用人单位。
(二)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接到报告后,需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这是用人单位的责任,如果不按时申请,可能会影响被雇佣人的权益。
(三)被雇佣人或近亲属自行申请
要是用人单位没有申请工伤认定,被雇佣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自己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工作证明、受伤情况证明等,按要求提交申请。
(四)享受工伤待遇
经认定为工伤后,被雇佣人就能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像治疗费用可以报销。如果构成伤残,还能获得相应的伤残补助等。
(五)雇佣关系下的责任承担
如果是雇佣关系(非劳动关系),要根据双方的过错来承担责任。比如,若雇主没有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导致被雇佣人受伤,雇主就存在过错,要承担相应责任。即便雇主对被雇佣人的受伤没有过错,基于公平原则,也可能需要分担部分损失。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