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双方民事行为能力方面
要确保双方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其签署的协议通常是有效的。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依法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接受赠与等,这样的协议也是有效的。但如果实施其他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二)关于协议内容体现真实意思表示方面
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比如一方通过欺骗手段让另一方在违背自身真实想法的情况下签署协议,或者以威胁的方式强迫对方签字,这样的协议是无效的。
(三)关于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和公序良俗方面
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例如,协议内容不能涉及违法犯罪活动,像约定进行毒品交易等肯定是无效的。同时,也不能违背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比如约定违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
(四)关于特殊领域协议方面
如果协议涉及特殊领域,如不动产的转让,除了满足前面的条件外,还需要遵循特定的法定形式,一般需要进行登记。像房屋买卖,只有签订协议还不够,还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这样的转让才具有法律效力。对于婚姻关系的解除,不能仅仅双方自行拟定协议就可以,还需要按照法律规定,通过民政部门登记离婚或者法院诉讼离婚等法定程序来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