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股东私下签退股协议是否有效,需关注是否符合法定退股条件。比如,在公司章程规定的特定情形下转让股权,这种情况下如果退股协议符合相关要求,那就是有效的。因为法律允许股东在符合章程规定时进行股权的合理流转,这保障了股东在特定情况下退出公司的权利。
(二)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如果退股协议中包含违法违规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条款,如约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公司资产来实现退股等,这样的协议是无效的。合法合规以及符合公序良俗是协议有效的基本前提。
(三)对于通过减资方式退股的,必须遵循法定的减资程序。例如要通知债权人、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等。若未按法定程序进行减资退股而签订的协议,其有效性会受到质疑。
(四)若协议存在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公司利益或者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情形,协议可能被认定无效。例如,未经其他股东同意,私自签订协议损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这明显侵害了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这样的协议是不能被认可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股东私下签订的退股协议本质上也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所以需要符合这些条件才可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