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是在对方不给抚养费时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法院在接到申请后,会采取多种措施来执行财产。比如,法院有权力去查询被执行人在各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情况,一旦发现有足够的存款,就可以依法冻结该账户,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资金,之后再按照规定划拨相应的金额用于支付抚养费。
(二)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像工资这种比较常见的收入形式,法院可以要求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协助执行,从其工资中按一定比例扣留相应部分作为抚养费支付给需要抚养的一方。
(三)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如果被执行人有房产、车辆等财产,法院可以依法对这些财产进行查封,限制其交易和处置;也可以进行扣押,实际控制这些财产;还能对其进行冻结,使其无法随意转移。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合法的程序对这些财产进行拍卖或者变卖,将所得款项用于支付抚养费。
(四)若被执行人隐匿财产,法院可以发出搜查令对其住所或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这样能有效防止被执行人通过隐匿财产的方式逃避支付抚养费的义务,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五)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会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和必需品。这是为了保障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需求,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
(六)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是对那些故意逃避法律责任、不履行义务行为的一种严厉制裁,促使被执行人积极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同时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