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竞业限制协议可能无效的情况,可从以下几点来看:
1. 主体方面:竞业限制主要针对用人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以及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要是把范围扩大到普通员工,那这份协议就可能没啥效力了。毕竟普通员工一般接触不到核心机密,没必要受此限制。
2. 补偿问题:若协议里没约定给劳动者经济补偿,而劳动者又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劳动者可要求单位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付补偿。若单位拒绝且协议没相关约定,协议可能就无效了,毕竟劳动者付出了代价得有相应回报。
3. 期限规定:竞业限制期限最长不能超两年,超出部分是无效的,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后续的就业权利,不能无限制地束缚他们。
4. 合法合规:协议内容若存在非法限制劳动者就业权利等违背公序良俗或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那肯定是无效的,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