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表妹申请了林业部门处罚的行政复议,被要求熟悉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七条,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七条的内容是什么

帮助10人 4w浏览 匿名 2018-04-27 云南楚雄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1)申请人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根据《行政复议法》第41条的规定,申请人甚至可以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外国组织。此外,《行政复议法》第10条规定:
    ) 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复议。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 有权申请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复议。
    (2)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是指申请人的对方当事人,即因申请人提起行政复议而由复议机关通知其参加复议的当事人。在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的特点在于,它一概是行政主体。但是,由于行政活动的复杂性,被申请人在实践中也相当复杂。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 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该行政机
    关是被申请人。)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申请人。
    )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该组织是被申请人。对政府工作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该派出机构是被申请人。
    )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在实践中,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撤销后,被申请人有三种具体情况:
    ①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合并的,被申请人是合并后的行政机关;
    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分解的,被申请人是分解后相应的行政机关;
    ③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解散的,被申请人是解散它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权机关指定的其他行政机关。
    全文
    10 2018-04-27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内容是“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七条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意思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如果遇到行政争议,既可以选择申请复议也可以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第二款里规定对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复议的,应该依照法律进行,那么要探讨的就是什么情况下应先复议而不能先起诉呢,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等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就是说只有在这种情况的时候,才适用《行政诉讼法》37条第2款。
    全文
    13 2018-04-27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9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七条的内容是什么样的?
一键咨询
  • 大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0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8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4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7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8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8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3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6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2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2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1****22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1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8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1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2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3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8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0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1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5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6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5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8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6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1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3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7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3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8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1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1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1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1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3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0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5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8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0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8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1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4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4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2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6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0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4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4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78****650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5****365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549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的内容是什么?
劳动法第三十七条的内容是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出发,法律赋予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行政处罚三十七条第一款内容是什么
行政处罚三十七条第一款内容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进行调查或者是检查的时候,执法人员必须是两个以上,并且在进行执法之前一定要出示执法相关的证件,并且当事人要进行积极配合执法人员执法,不能进行阻止,执法期间还要做笔录。
10w+浏览
行政类
执行异议复议被驳回后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执行异议被依法驳回之后,有关当事人或者有利害关系的个人,仍可通过下列途径寻求救济措施:
首先,若他们坚信所面临的执行行为违背了现行法律法规,便可以向负责执行此项工作的法院递交书面形式的异议。
倘若他们提出的异议得到认可,法院将采取裁定形式,撤销或纠正原有的执行行为;
反之,若其理由未能得到支持,法院亦会作出裁定,驳回其异议请求。
对于裁定结果,如有任何不满之处,相关当事人或有利害关系的个人,有权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的十个工作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复议申请。
其次,在执行过程中,若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提出书面异议,法院将对此展开全面审查。
若异议成立,法院将裁定暂停对该标的物的执行程序;
反之,若理由不能成立,法院同样会作出裁定,驳回其异议请求。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同一执行行为有多个异议事由,但未在异议审查过程中一并提出,撤回异议或者被裁定驳回异议后,再次就该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案外人撤回异议或者被裁定驳回异议后,再次就同一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三款的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9条第3款的内容是法院判决离婚的参考依据,虽然公民有起诉离婚的权利,可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跟其他民事纠纷是一样的,必须要有证据才能判决离婚,而判决离婚的参考依据就是夫妻感情破裂。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十三款的内容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十三款的内容是: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劳动合同法制定的目的在于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行政案件违法嫌疑人传唤不来可以采取强制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涉及行政诉讼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若未能到庭受审,经过公安派出所在权限范围内、县级以上公安机构的执法部门或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的审批之后,可以采取强制传唤的措施。
在此过程中,公安机关有义务向当事人解释采取此行动的原因及其法律依据,同时也须向其家属传递相关信息。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七条
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单位违反公安行政管理规定,需要传唤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适用前款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以及法律规定可以强制传唤的其他违法嫌疑人,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传唤。强制传唤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快速解决“行政类”问题
当前594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诽谤罪容易立案么
[律师回复] 解析:
若该事件情节较为恶劣且具备充足的证据支持,那么立案的成功概率将会相当高。
需明白,此罪行属于自诉的范畴,除非其严重威胁到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这样就会被视作例外情况。
其中所提到的"對於那些被害人主动告發後法院才会受理,否則將無法進行處理",通常來說,這是指發生了诽谤罪這種情況時,被害人需要自行向法庭提出訴控,否則法院將不予受理。
"若是嚴重危害到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則不再屬於''告知才處理''的範圍",例如,因為詆毀而造成被害人死亡的;
引發當地群眾共識的;
或者誹謗外國人影響到國際關係等情況,在這些情況下,如果受害者沒有主動告發或者無法告發,那麼人民檢察院應該主動起訴。
本罪行所侵害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都是他人的人格尊嚴以及名譽權。
然而,犯罪所侵害的對象主要是自然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4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刑诉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内容是什么?
第二百七十七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