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受遗赠人在知情两个月内选择接受或放弃遗赠,接受需要怎么做呢?

10w+浏览 #其他 匿名 2018-05-25 河北唐山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评分 5.0 服务1.8万人
    咨询我
    您好,如果要接受遗赠,您最好跟所有的继承人都通知一下,一般可以采取短信的方式,或者是电话通知录音,这样就可以作为证据保留下来,将来如果涉及诉讼,您可以此为证据证明您接受了遗赠,并通知所有继承人。如果是放弃遗赠,您不需要做出任何表示,只要时间超过两个月,那么就视为放弃。
    全文
    7 2018-05-2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41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受遗赠人在知情两个月内选择接受或放弃遗赠,接受需要怎么做呢?
一键咨询
  •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0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0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6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1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3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7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5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1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4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0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6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6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4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0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3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8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0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3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4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2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3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3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7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7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2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0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8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7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6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3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7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7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4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2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4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1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2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5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2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1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6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5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6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2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2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5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7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7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3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56****383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6****630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2****213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受遗赠人接受遗赠的期限是多久
一般在遗赠人去世之后,并不会马上开始遗赠继承,根据我国继承法中的规定,在继承人死亡之后,作为受遗赠人应该从自己知道遗赠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作出明确的表示,可以表示接受也可以表示放弃受遗赠。要是到期没有表示的话,一般视为放弃受遗赠。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受遗赠人接受遗赠的时效是多长
一般在遗赠人去世之后,并不会马上开始遗赠继承,根据我国继承法中的规定,在继承人死亡之后,作为受遗赠人应该从自己知道遗赠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作出明确的表示,可以表示接受也可以表示放弃受遗赠。要是到期没有表示的话,一般视为放弃受遗赠。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遗赠遗嘱接受期限是多久?
遗赠遗嘱接受期限是六十日。在我国的遗嘱、遗赠继承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因此对于受遗赠人来说,必须要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明确的表示,同时还要注意:这里的两个月不是继承开始后,而是知道自己能够得到遗赠时开始计算。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接受遗赠需要公证吗
根据法律法规,遗赠无需强制公证,其法律效力不受公证影响。当事人可自主决定是否公证。被遗赠人需在得知遗赠后60日内表示接受,否则视为放弃。因此,公证不是接受遗赠的必备或前置条件。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接受遗赠需要公证吗
根据法律法规,遗赠无需强制公证,其法律效力不受公证影响。当事人可自主决定是否公证。被遗赠人需在得知遗赠后60日内表示接受,否则视为放弃。因此,公证不是接受遗赠的必备或前置条件。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老人过世未立遗嘱怎么处理的
[律师回复] 当老人去世了,并且没有立下遗嘱的情况下,这时候就要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来处理老人留下来的遗产。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1.明确继承人范围:
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有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则是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当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来继承遗产,这时候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就不参与继承了。要是没有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可以继承遗产,那就轮到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来继承。
2.确定各继承人的份额:
一般来讲,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时候,他们所得到的份额应该是一样多的。不过,要是有的继承人生活特别困难,而且自己又没有劳动能力,那么在分配遗产的时候,就需要对这样的继承人多照顾一些。另外,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是和被继承人一起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的时候是可以多分得一些的。
3.协商或者诉讼解决:
各个继承人可以先一起商量一下遗产的分配方案。要是大家商量之后能够达成一致,那就按照商量好的来分配。但要是商量了半天还是没办法达成一致意见,这时候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依法作出判决,来确定遗产到底该怎么分配。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318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