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高中同学被公司给拖欠公司了,要了很多次就是不给钱,在一气之下差点把人给伤害了,对方太害怕就给报案了,只不过给中止的,犯罪的中止可能发生在哪里?

帮助10人 3.2w浏览 匿名 2019-07-05 广西桂林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
    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
    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
    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
    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对中止犯的处罚是:
    (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
    (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特别提示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的。
    全文
    9 2019-07-05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一、构成要件
    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这是一条精练概括性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态有复合之处,单根据法条的规定是难以准确认定的,需要对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一个清楚的把握。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对这一个犯罪情节也应该有清楚的认识。
    从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来看,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或放弃犯罪,这种情形一般称为普通的犯罪中止;二是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而犯罪结果最终出现之前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一般称为特殊中止。①两者的构成要件略有区别。犯罪中止具体的构成要件,刑法学界曾提出了二特征说、三特征说和四特征说。其中三特征说和四特征说影响较大。三特征说一般认为犯罪中止构成要件中包括时间性、自动性、有效性要件。四特征说认为在三特征说基础上还有一个客观性要件,即认为犯罪中止不仅主观上要自动停止犯罪,还要客观上有中止行为。笔者认为客观性要件可以包容于自动性要件中。我国刑法遵循的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学说,将自动性分为内心的主动停止和行为上的客观停止固然有一定必要性,但无须割裂开来进行论述。笔者拟从三要件说来分析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
    二、基本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
    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
    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
    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
    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三、基本分类
    (一)预备中止和实行中止
    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例如甲携带凶器去杀乙,路上遇到几名治安联防队员,治安联防队员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来,甲内心悔悟,打消了杀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着手实行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预备阶段的中止。 实行阶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实行过程中,自动地中止了实行行为。例如,甲在杀乙的过程中,见乙痛苦呻吟的惨状,产生了怜悯之心,中止了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实行阶段的中止。又如,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二)终了中止和未终了中止
    实行终了的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完毕犯罪行为,但在犯罪结果出现以前,行为人自动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未实行终了的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的实行行为尚未实施完毕时中止了犯罪行为的实行,当然也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例如,刘某欲去某仓库行窃,之前刘某去仓库周围“踩道”,决定行窃及出库路线。某夜,刘某按照预先观察好的路线进入仓库行窃,在搬东西时,碰翻了堆放在仓库中的水桶,水桶发出巨大响声。刘某大恐,急忙逃走。刘某的行为属于盗窃犯罪的中止形态。刘某在行窃的过程之中,将仓库中水捅碰翻,发生巨大声音,这的确是他意志以外的现象。但是,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之中出现意志以外的现象而使犯罪人停止继续犯罪,是构成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还要考察这种现象对犯罪人的影响,如果意志以外的现象发生,但并不足以阻止犯罪的继续实施,而犯罪人基于这种不利条件而主动放弃犯罪的,应为犯罪的中止;如果意志以外的现象发生且足以阻止犯罪人继续实施犯罪的,应当为犯罪未遂。在本案中,刘某在盗窃的过程之中, 碰翻水桶,发出巨大的声音,只是为他继续实施盗窃行为制造了不利条件,并不足以阻止盗窃行为的继续实施。这种情况下刘某应以未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论处。又如,甲男因有了第三者,即觉得其妻某乙已成累赘,便想毒死某乙。一日,某甲乘某乙去厨房之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砒霜倒入某乙吃饭的碗中,某乙吃过含有砒霜的饭食后,腹痛难忍,全身抽搐,痛苦万分。某甲见状后心中不忍,赶忙将妻子送进医院抢救。经医院抢救,其妻转危为安。某甲的行为属于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在中国刑法中,犯罪中止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动放弃犯罪行为实施的中止,另一种是犯罪行为已实施完毕,但在犯罪结果出现之前,行为人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中止。在本案中,行为人某甲的投毒杀人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但是,在其妻死亡的结果发生之前,观其妻服毒后痛苦万分,心中不忍,积极主动地将妻子送往医院抢救,使其妻转危为安,有效地防止了其妻死亡结果的发生,符合中国刑法中行为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的特征。
    四、基本种类
    (一)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
    1、预备中止
    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
    2、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的中止,如强奸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说服而停止犯罪。
    3、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中止。如投毒杀人等。
    (二)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1、消极中止
    消极中止是指自动的放弃犯罪。
    2、积极中止
    积极中止是指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的中止。
    全文
    11 2019-07-0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9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故意伤人给中止了,犯罪的中止可能发生在哪里?
一键咨询
  • 171****46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5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8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6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1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2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4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2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7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5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7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7****57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8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4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0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7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4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6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6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4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0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8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2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3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2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6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8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1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7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2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2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0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0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3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0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4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1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6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7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4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3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1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6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2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0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5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7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3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徐州134****744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1****529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4****584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发生在什么阶段?
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对于虽然实施犯罪行为,凡是却由于不想受到比较严重的刑事处罚等原因,若是在犯罪预备阶段就放弃放嘴行为的实施,对于此类犯罪中止的民事主体,司法机关在量刑时,一般会从轻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犯罪中止的消极中止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行为人只要放弃实施犯罪行为就会出现犯罪中止的情形就是犯罪中止的消极中止,犯罪行为人只要不像犯罪,并且停止落实犯罪行为,就会导致的犯罪中止,是较为常见的消极类型的犯罪中止。需要犯罪主体实施具体的合法行为,才能导致犯罪中止的,是积极的犯罪中止。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交通肇事罪共犯的量刑怎么判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判断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者的罪行时,若在发生事故后指使肇事者逃逸,使得被害人身受重伤甚至失去生命,且这种行为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援和治疗,则应将此视为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行为进行处理。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的人员,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33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取保候审撤案去哪里办
[律师回复] 解析:
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关于解除取保候审的具体流程包括:
首先,由做出取保候审决定的司法机关负责接受解除取保候审的申请;
其次,办案部门将针对申请中的解除取保候审理由进行详细核实;紧接着,案件承办人员需按照法定程序填写相关报告书,即“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
最后,待经办案单位进行审查并同意后,方可依法办理解除取保候审的相关手续。这里需要指出,取保候审这一手段乃是相关执法机构对于某些涉嫌犯罪者所采取的暂时不予羁押的一种法律处置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应予批捕之人存在严重疾病,或者正处于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情况,亦或是其罪行相对轻微,那么便可考虑采用取保候审的策略。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犯罪中止的消极中止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犯罪中止的消极中止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犯罪中止的认定: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撤诉发生诉讼时效中止吗?
撤诉是不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诉讼时效中止的相关的条件有明确的规定,一般只有存在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死亡、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才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止。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取保候审后从犯怎么判刑
[律师回复] 解析:
在被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期间再度实施新的重罪行为,情节特别恶劣者,应当依法对其执行逮捕。在对罪犯量刑时,必须依据犯罪的真实情况,犯罪的性质、犯罪的情节及其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16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犯罪中止发生在哪些阶段
根据《刑法》中的规定,在犯罪的预备阶段、犯罪实施到犯罪既遂之前的阶段,其实都是可以发生犯罪中止的。而犯罪中止就分为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为人自动的放弃了犯罪,另一种则是在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行为人自动有效的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我朋友犯盗窃罪自首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盗窃罪自首者的裁决,法律规定如下:
首先,对于犯下盗窃罪行的自首者,应根据其具体所涉期限和情节,量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初步判定是否要承受罚金。若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案情严重,刑期将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同时可能被要求交罚金。若是涉及到数目庞大得惊人或者其他极为严重的案子,则犯罪者将面临着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且还需缴纳罚金或者被没收财产。
然而,在这些基础之上,自首者仍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尤其是那些犯罪行为相对轻微的人,甚至有可能免于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598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